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13 10:02:04
让我们一同走进黑龙江望奎县满族博物馆,了解满族的历史文化和满族民俗特色,让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弘扬和传承,这是我们望奎县满族博物馆一直坚守的初心。
我馆这次展示一共分为七大部分,集中展示了满族博物馆民间习俗和传世文物,分别是望奎满族、满族的源流、生产、生活、文化、礼仪和信仰七大部分。
一、望奎满族
望奎现有满族乡镇三个,分别是厢白乡,灵山乡,惠七镇,占全县乡镇总数的五分之一,现有厢红七等满族村19个,占行政村总数的百分之十七,满族人口5.2万人,占全县人口的十分之一,是全省民族工作重点县之一。 望奎历代是满族人繁衍生息之所地。在遥远的古代,望奎已是古人类的活动场所。清初,满人刚入关时,视东北为“龙兴之地”,实行一系列封禁政策,将望奎为索伦人围场。康熙初年,在呼兰河流域设“卡伦”若干处,望奎厢白满族乡中心屯设有一“卡伦”(康熙年间设置的官兵瞭望戍守的地方)。望奎城处于正蓝旗五井和镶红旗五井之间,故名大五井子。因介于头道乌龙沟和二道乌龙沟之间,故镇基名曰“双龙城”。1918年2月11日设县,因望奎地势高,在晴空万里之日遥望“卜奎”(齐齐哈尔),因而定县名望奎。
为了弘扬满族文化,传承满族文明,望奎县于2009年兴建了望奎满族博物馆,集中展示满族民间习俗和传世文物。其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618平方米,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其中文物库房750平方米,文物陈列展厅2868平方米,文物数量7080套件。公益事业,对游客免费开放。201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级旅游景区,2016年被黑龙江省民委评定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017年荣获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8年评定为国家三级博物馆。
建筑风格属于雍容华丽的宫殿型风格,斗拱飞檐,雕梁画栋。建筑群体呈“中轴对称式”,主次分明,搭配恰当,比例严谨,尺度适宜。色调对比强烈,以中国传统的红蓝为主色调,再加上檐下的金碧彩画,使整个古建筑显得富丽堂皇,蔚为壮观。主建筑是二层楼房,展示的内容分满族的源流、生产、生活、文化、礼仪、信仰等六个部分组成,分别用文字、图片和实物等多方面展示其历史风貌
满族最高图腾—海东青
海东青,满州语为‘雄库鲁’,译为世界上飞得最高和最快的鸟,有“万鹰之神”的美誉。传说中,十万只神鹰中才出一只海东青。海东青也是满州族系的最高图腾,它代表了勇敢,正直,坚忍,强大,开拓,进取,永远向上,永不放弃的满州族精神。康熙皇帝曾经赞美海东青,‘羽虫三百有六十,神俊最属海东青’, 由此可见海东青在古代东北帝王眼中的地位,非比寻常。海东青也可谓是“民族之鹰”。
满族八旗甲胄像
甲指的是衣服,胄指的是帽子,满族八旗甲胄是满族八旗兵在接受皇帝检阅时所穿的礼服,分为正四旗和厢四旗八套,有黄,蓝,白,红四种颜色,镶边来区分。满族八旗有上三旗和下五旗之分。上三旗分别是正黄旗,镶黄旗和正白旗,是由皇帝直接统帅的;其它的下五旗,是由亲王,郡王,贝勒,贝子来统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