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12-12 21:30:16
窗外月儿圆又圆,全家欢聚吃汤圆。
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户户庆团圆。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春灯节、小正月、元夕节。元宵节到了,春节也就结束了。
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美丽的传说,汉武帝时期,宫中有一名宫女名叫“元宵”,元宵长期在宫中不能与父母相见,因思念家人整日悲痛不已,大臣东方朔非常同情她,决定帮她,于是对汉武帝说,玉皇大帝要派火神在正月十五这天火烧长安,想要逃过此劫,需由元宵姑娘在这一天做一些汤圆,因为火神喜欢吃,并要长安城内全体臣民要张灯结彩,供奉火神。汉武帝准奏,于是元宵姑娘见到了家人,从此以后,正月十五被称为“元宵节",并在这一天要吃元宵。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踩高跷、舞狮子、游龙灯、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一系列民俗活动。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元宵节习俗有这些
1.吃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由来己久的习俗,北方人称其为元宵,在南方则称汤圆。元宵即“汤圆”,它的形状圆圆滚滚,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
2.送花灯,“送花灯”简称为“送灯”,其实质意义就是送孩儿灯。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表示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贵子。
3.耍龙灯,龙是中华的图腾,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正月十五舞龙灯,载歌载舞的喜气氛围,流传于很多的地方。
4.舞狮子,舞狮,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子”,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5.猜灯谜,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6.点灯笼,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是上元节,七月十五是中元节,十月十五是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而上元节要燃灯。
汉明帝时期强力推崇佛教,听说每年正月十五日就会有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于是他就下令这一天要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要求士族及庶民都要挂灯,这种佛教礼仪逐渐变成了民间的庆祝节日。
一路风雨向天涯,肩挑日月渡年华。
春到人间暖,节来万家圆,愿花常开、月常圆 、人常在。元宵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