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恩百科
首页 > 传统节日 >

端午节何以成为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506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25 12:05:41    

“五月五,是端阳;吃粽子,挂香囊;门插艾,香满堂;龙舟下水喜洋洋。”今年6月22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的来历,较为盛行的说法,是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后来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端午节在我国的地位崇高,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而其能成为我国四大节日之一,离不开家国主题。

“端午”,端者,正也;“午”为一天之中,亦为正。端午有“三正”,由流传下来的习俗可推知。

一,正其心。挂香囊、门插艾习俗和屈原的人品修养有关。“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扈江蓠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屈原佩戴香草,以香草的香气四溢,喻自己的人格之美。人们挂香囊、门插艾,就是追思屈原的君子之风。

二,正其身。“龙舟下水”,纪念但并不消沉,适其情,正其势,气贯长虹。传说屈原投江而亡,人们为了寻找他的真身,划着船不断追寻,这就是今天赛龙舟的由来。另一说,“午”是正中之正,仲夏端午,百虫滋生,煎兰草汤沐浴以祛病,龙舟棹影斡波鼓声劈浪。一句“端午安康”,提醒我们更加珍惜身体健康。

三,正其观。据说古时楚地百姓为了防止鱼类啃食屈原的身体,沿江抛入装糯米的竹筒,这就是吃粽子习俗的由来。百姓如此纪念屈原,是因为屈原热爱祖国。“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端午节的内核是充盈的爱国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端午节作为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神内涵丰富,其中端午“三正”修身以德、健康向上、崇尚爱国,有利于正确处理个人、家庭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精神养分。

相关推荐

第一次表白失败怎么办(第一次告白被拒绝,继续追还有用吗?) 2025-08-13
男人爱你入心的表现有哪些(男人“爱你入心”的四个表现) 2025-08-12
谈恋爱怎么才能让对方不累(要想相处不累,做到这点就够了) 2025-08-12
女生提分手又想复合怎么办?(女友闹完分手又要和好) 2025-08-11
男女情人吵架了多久不联系最好(超过这个时间就放手吧!) 2025-08-11
怎么跟男生撒娇不尴尬(聪明女人,这样和男人撒娇) 2025-08-10
精神出轨可以被原谅吗(为什么有人会精神出轨?) 2025-08-10
怀孕时老公出轨了该怎么办(怀孕期间丈夫出轨,妻子精神分裂,离婚要给抚养费吗?) 2025-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