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19 18:36:34
在中国,特别是陕西关中地区,晌午圪蹴(蹲)到门口咥(吃)上一碗香喷喷的油泼面,是最幸福的事,此时此刻,遇到面对面走来的乡党,一句热情的问候:“吃了吗。”寓意深远,胜过了千言万语,而对方也必然心领神会。
在电影《不见不散》中,“葛大爷”教老外中文的场景里,也教了老外们一句“吃了吗”,后面紧跟着就教他们一句:“没吃回家吃去。”实在是对耿直的老外最应景的外语教育实例。这个梗所有的中国人都能由衷的发出笑声来,因为咱们都懂,这么说就是个问候,客气客气,没人真当是一种邀请。
英国人见面寒暄,喜欢谈论天气。大概这是因为英国多雨的缘故吧,无论熟悉还是陌生,讨论天气是最不容易出错也最容易彼此沟通的开场白了吧,毕竟大家同在一个天空下,即使是东边日出西边雨,聊天也不会差出太多的内容。
前面说的,只是从语言上的一些现象,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快,很多人见面微笑着点头而过,连言语似乎也省略掉了,我们把这种礼貌性的社交关系称之为“点头之交”。再比如招手、握手等这种肢体动作的打招呼方式,也似乎是沿袭了西方礼仪的习惯。其实,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几千年来,不同场合、不同阶层、不同环境,衍生出有很多有意思的见面礼节。
“揖”礼作为相见礼据说要追溯到周代以前,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据《周礼·秋官司仪》记载,根据双方的地位和关系,又有土揖、天揖、特揖、旅揖、旁揖之分。根据陆游《老学庵笔记》记载:“古所谓揖,但举手而已。”简单来说就是拱手高举,自上而下行礼。这种不分长幼尊卑的通用礼仪,等同于今天的握手礼,不过具很多资料记载,作揖似乎更适用于平辈之间。宋代以后,若是遇到长辈或尊者,便在作揖的时候口里加上颂词,称作“唱喏”。这个叫法在明清小说里非常多见。比如《水浒传》第二回王进见高俅,“参见太尉,拜了四个拜,躬身唱个喏起来立在一边。”
再严肃点,像在庙堂这种正规场合,那就得行跪拜礼了,又叫叩头,或是磕头,直到现在,遇到春节这种喜庆祥和的节日,各地依然保留着晚辈给长辈磕头祝福的讲究。在古代,人们习惯席地跪座,遇到尊敬的人,行叩头礼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我们经常听到的“三叩九拜”大礼,根据《周礼春官太祝》中关于九拜的描述:“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以享右祭祀。”林林总总、蔚为大观。其中的一些叫法,也经常被单独拿出来讲。譬如顿首一词,经常出现在古人的书信的末尾,临习二王尺度或是宋人手札的,再熟悉不过了。
《孝经》上有一段内容: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缘。汝知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曾子听到老师孔子要传授自己深刻的的道理,为了表达尊重立即恭敬地从坐的席子上站起来,这种礼仪就叫做“避席”礼。《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中记载,灌夫在丞相田蚡的婚宴上,因不满政客们趋炎附势,在魏其侯窦婴敬酒时未行避席礼,而大动肝火,从而点燃了新旧外戚之争的导火索,由礼仪事件发酵成了一起流血的政治事件。
女子行礼,多口称“万福”。双手叠在小腹,目视下方,微微屈膝下拜。《诗·小雅·蓼萧》中:“和鸾雝雝,万福悠悠。”道出一副小女子柔风细柳,盈盈一拜的柔美倩姿。宋人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记录了:“每晨兴,家长率众子弟致恭于祖弥祠堂,聚揖于厅,妇女道万福于堂。”说明宋代女性行万福礼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清代做为最后一个封建政权,根据满族的服饰特点以及民族习惯,朝服采用了披肩和马蹄袖的形制,行礼时候要先将袖子甩下,再行叩拜,等行完礼再撸起来,初衷是让官员们不要忘记当初骑射的生活习惯和刚入关时的处境,时刻警醒不要心骄意满、腐败堕落。
其实,古今中外这么一通闲扯,我还是觉得咱老陕一声:“吃了吗?”最接地气,民以食为天嘛,吃饱喝足就是老百姓之间最大的祝福。甭管你是帝王将相还是才子佳人,都要吃饭,韩愈老先生说:“是马也,虽有千里只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马犹如此,人何以堪!吃饱了才是最实在的,我们的老祖先为了解决温饱问题,才逐步解放双手,直立行走,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进化。所以,我提议全世界各族人民,以后见面,都应该扯开嗓子问一声:“吃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