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恩百科
首页 > 民俗文化 > 传统礼仪 >

重阳节的有哪些习俗,历史上习俗的特殊意义又是怎样的?细品

802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2-01 14:38:34    

重阳节习俗有登高、赏菊、插茱萸、喝菊花酒、吃重阳糕和敬老等习俗,重阳节起源于上古时期,最早记载于秦代《吕氏春秋》,普及与汉代,鼎盛于唐,关于重阳节的各大习俗你了解多少?接下来一起看看。

重阳登高,登高是重阳节的重要风俗。登高起源于西汉事情,据传说记载,此俗当由汝南人桓景在九月九日登高以避灾故事而来。每逢重阳,人们都要登高远望,借此以祈求未来日子能避祸躲灾,希望今后能逢凶化吉、平平安安。

重阳赏菊起源于节气特色,因为重阳正值于菊花盛开的时候,自然赏菊难免就成了古人在重阳节日的一项活动,据传说重阳赏菊一说来源于晋代大文豪陶渊明的习惯,因为陶渊明在重阳有赏菊的习惯,而且他的诗也大多与菊有关。在古代,九月被称作为菊月,在菊花盛开之际,重阳节赏菊自然就成了节日的一大盛事了。

茱萸

插茱萸,茱萸是一种植物,在古代有辟邪求吉一说,刚好和重阳节的寓意相关,在古代,人们有将茱萸佩戴身边的习俗,这项习俗主要是盛行与唐朝时代,因为唐朝也是重阳节活动普及达到鼎盛的一个朝代。唐代“诗佛”王维有写过一首诗叫《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里面写到:“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插茱萸的习俗也在古典文学中盛传,为中国文化界造就了一批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喝菊花酒,其实这个习俗和赏菊的来源相同,也是关于陶渊明的传说,饮酒,作诗必有文,菊花酒具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在古代是被称作“重阳必饮”的一种酒,关于重阳喝菊花酒的习俗被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为为中国的酒文化增添了一分色彩,充盈了文化,装饰了思想。

吃重阳糕,重阳糕又称为“花糕”,我重阳的一种节令食物,最高记载于《吕氏春秋·季秋纪》,重阳糕最早起源是古人祭祀天帝和缅怀祖先的一种祭品食物,在后来也就慢慢演变成了人们生活中重阳吃花糕的习俗。

重阳敬老。

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所以,重阳节也被现代人作为敬老节,重阳敬老,即使我们保护了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将对老人的关爱融入到了传统节日之中,在丰富了传统文化节日的同时也在无形之中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也打下来源远流长的厚实基础。

相关推荐

为什么石膏不能碰水(石膏不溶于水,中西医理解其退热功效?) 2025-05-09
键盘为什么会位置错乱(为什么键盘上的字母排列如此乱?) 2025-05-09
绿植泡水为什么黄(用这3种水浇花,一浇就黄叶) 2025-05-08
钢管为什么要刷漆(镀锌钢管上面要刷防锈漆吗?) 2025-05-08
什么植物最好种容易活(养不死的6种植物!) 2025-05-07
为什么墙上起硝(墙面返碱应该怎么处理?) 2025-05-07
为什么静电怕水(产生静电和避免方法。) 2025-05-06
为什么昙花总在夜里开花(昙花一现为韦陀) 2025-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