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恩百科
首页 > 民俗文化 > 传统礼仪 >

清明节的风俗有哪些, 传统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

297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2-20 12:12:31    

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祭祖的节日。中国人的节日里,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就只有清明。时至今日,清明有着丰富的内涵:既有慎终追远的感伤情怀,也有出门赏春的气氛。今天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一下清明节的习俗~

踏青

清明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春意已浓,万物焕发出勃勃生机。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的风俗便一直流传至今。

放风筝

风筝又称“纸鸢”、“鸢儿”,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扫墓祭祖

这是清明节习俗的中心。这个民俗已经流传了千百年,人们在这一天会准备好各种祭品,为已逝亲人庄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清明节,也被称为是全国哀悼日,不仅在缅怀逝去的人们,也要向英雄致敬,愿逝者安息。

插柳

清明插柳戴柳意在驱鬼辟邪。中国北方一些地方将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合称为“三大鬼节”。因受佛教观世音手持柳枝蘸水普度众生的影响,许多人便认为柳条有驱鬼辟邪的作用,把柳枝称为“鬼怖木”。

节令食品

清明节时,中国北方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而在南方地区有吃青团的风俗,青团又称清明饼、棉菜馍糍、茨壳粿、清明粑、艾叶粑粑、艾糍、清明果、菠菠粿、清明粿、艾叶糍粑、艾粄、艾草糕、清明团子、暖菇包、艾草青团等等。

最后想说,天清气明,杨柳泛青,愿大家不负时光,珍惜当下,带着所爱之人的嘱托,勇敢而从容地过好每分每秒。

相关推荐

第一次表白失败怎么办(第一次告白被拒绝,继续追还有用吗?) 2025-08-13
男人爱你入心的表现有哪些(男人“爱你入心”的四个表现) 2025-08-12
谈恋爱怎么才能让对方不累(要想相处不累,做到这点就够了) 2025-08-12
女生提分手又想复合怎么办?(女友闹完分手又要和好) 2025-08-11
男女情人吵架了多久不联系最好(超过这个时间就放手吧!) 2025-08-11
怎么跟男生撒娇不尴尬(聪明女人,这样和男人撒娇) 2025-08-10
精神出轨可以被原谅吗(为什么有人会精神出轨?) 2025-08-10
怀孕时老公出轨了该怎么办(怀孕期间丈夫出轨,妻子精神分裂,离婚要给抚养费吗?) 2025-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