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4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30 11:07:31
【缘起】
“赵钱孙李”是宋朝编纂的《百家姓》中,排名前四位的。直至现今,这些都是人口大姓。尤其是“李”姓,在2014年的中国最新版百家姓排行中仅次于王姓,跃居第二,占全国人口的7.4%,加上国外李氏华人,约有一亿之多。
李姓不仅拥有非常惊人的庞大数字,更是英雄豪杰不计其数!李氏文化源远流长,已成为与敦煌文化、伏羲文化、拉卜楞寺藏传佛教文化齐名的甘肃“四大文化”之一。
都说“天下李氏出陇西”,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是李氏一族的发源地。当地有座李家龙宫,历经近一千四百年一直全世界李姓族人寻根祭祖、追本溯源的宗祠圣地。
借出席中国中医药博览会之际,有幸来到被称为“甘肃咽喉、兰州门户”的定西——陇西李氏文化发祥地,自是要追本溯源,梳理明白李家庞大姓氏的脉络。
会议期间抽空打车前往李家龙宫,途中路过陇上著名古建筑——威远楼。透过车窗,只见它巍峨壮丽,气魄非凡,屹立于十字路口的中心。因其年代久远和构造精妙,现已成为陇西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
傍晚时分,才赶到龙宫步行街,街口有一座雕梁画栋的牌楼,上书:陇西郡望。陇西作为一个宗族的共同标识和世代相袭的郡望,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地域的名称,而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现象。
以陇西为郡望、以盛唐为旗帜的陇西李氏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世界李氏之根,也是李氏发祥、成长、繁衍、迁徙之地,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被世界公认的陇西李氏文化。
龙宫步行街是一条商业街,街两边的楼房都是新建清一色的仿唐代建筑风格,现已成为定西一条小吃街。
穿过步行街,来到龙宫广场,广场中间龙的雕像代表天下李姓归陇西,广场上的18根龙柱寓意十八子“李”。
广场的东侧是李氏文化博览馆
广场西侧古色古香的建筑才是今天的目的地——李家龙宫,然而大门紧闭, 本以为自己与此无缘,刚要离去,不想走出一位工作人员告知:今天傍晚则专程为代表开放,顿觉心中一阵大喜。
抬头望见,高大的殿宇和红色宫墙,巍然屹立的南大门上,高悬唐太宗李世民御笔亲书的“李家龙宫”四个金色的大字,遒劲凝重,神采飞扬。
推门正准备迈入李家宗祠时,举起的手停在了半空中,原来门上竟然是一对狮头门钉,这令我不由得想到:宗祠不称“祠”,而名“龙宫”,隐隐昭示着睥睨天下的霸气和自信。
迎面是一座九龙灵壁石
走进李家龙宫大门,院内殿堂林立,建筑巍峨,古柏森森,环境肃穆,给人以神圣、庄严之感。
据介绍,唐朝贞观年间,陇西已成为西北的名城重镇,唐天子重视在李氏发现、繁衍、迁播之地的陇西设立宗祠,意在光显祖宗、威震远方,李世民钦准当地官员大兴土木、兴修殿宇,经数千能工巧匠用三年零三个月的时间苦心营造终于完成。
跟随讲解员,首先来到主殿前,只见一尊竖立着新加坡李氏捐献的“李家龙宫”石碑。相传李家龙宫是李氏家族的聚居地。始建于唐初,是唐代宫廷式古建筑群,是天下李氏族人敦宗睦族、祭祀先祖的宗祠,因唐太宗李世民御笔亲书“李家龙宫”而闻名海内外,是研究陇西李氏文化遗址遗迹的重要载体和标志性建筑之一,是陇西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处古建筑群。
称宫者,不但规模大,且规格也高于寺庙,据讲解员介绍,宫内建筑分前、中、后三组,楼阁林立,殿堂巍峨,环境肃穆,颇为壮观。
来到主殿,首先看到的是殿宇屋脊上的砖雕。青砖黛瓦,岁月的痕迹好似未曾来过,一切完好如新。这些北宋时期的砖雕,形态生动,雕工精细,是李家龙宫建筑上的精品。
主殿亦称玄元宫或老子殿,供奉着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李氏先祖老子李耳的圣像。圣像左下方供奉的是李氏得姓始祖李利贞画像。
门前悬挂着“追本溯源”匾额,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御书。昭告天下,李氏大唐的根源在陇西。
可是细看这块匾额,发现匾额上面的题字,似乎有些不对劲。经过向讲解员了解,李世民在《氏族志》中御笔“追本溯源”四个字,意为木有本,水有源。
匾额上的这四个字,运用了书法中的缺笔、共笔和加笔。缺笔就是“追”字上面少了一撇,共笔是“溯”字的偏旁三点水,上面的一点和右面共享一点,加笔则是落款李世民的“民”字多加了一撇,就像个本字,意思是济世安民,以民为本。古人文字玄机直令咱们这些才疏学浅之人汗颜不已呀!
蓝底金字的“李家龙宫”牌匾应该也是出自李氏名人,但可惜没记住,惭愧。
主殿两侧还悬挂着“祖德流芳”、“龙宫重光”等牌匾
拜过正殿,来到“陇西堂”。自古李姓人士均在此祭祀祖先,其中主祭堂悬挂“陇西堂”匾额。“陇西堂”是天下李氏的总堂号,也可以说是李氏宗族的标识。
殿内供奉的是陇西李氏的始祖,跟祖轩辕黄帝、血缘黄帝皋陶公、得姓始祖利贞公、显姓始祖伯阳公、陇西房始祖李崇。
陇西李氏的始祖李崇,是秦代陇西郡最早的郡守。李崇是李耳十世孙,其孙李信任秦大将军,封陇西侯,李信的后人“飞将军”李广和孙子李陵都是西汉将军。到了十六国时,李广的十六世孙李暠建立了西凉国。李暠的十六世孙就是唐高祖李渊。
拜过陇西堂,来到纯阳祖师殿,供奉着纯阳祖师李琼的塑像。说到李琼,也就是人们熟知的八仙之一吕洞宾。
相传吕洞宾向王母娘娘祝寿时,王母问他的身世,吕洞宾自述说,他本是唐朝宗室,姓李名琼,字伯玉。他能遇仙得仙,不是凡俗之辈可比。黄巢起兵,国遭灾难,家逢不幸,便只好抛弃孩子,带着妻子择山洞而居。孩子没有了,只剩下他和妻子两口人,便改姓为吕。住在山洞中,是石洞的客人,故为洞宾。
门上方悬挂的匾额《道法自然》,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书法家赵朴初题写的。
在祖师殿门前的两侧,左右各有一幅巨型壁画。一幅为唐朝修建李家龙宫,挑大梁的场景。官府、僧侣、百姓热闹的围观,远处还有成群结队的牦牛,从现在的甘南、迭部驮来木材;一幅则是明代修建的龙宫原貌图,也就是现在看到的李家龙宫,也称北极宫。
随后来到九龙殿,又称李世民殿,供奉的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在位期间,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期间李姓作为“国姓”,是最尊贵的姓氏,在唐朝蓬勃发展。
李世民诏令高士廉等四大臣编纂《氏族志》,以李姓为天下姓氏之冠,并诏令天下李姓皆以陇西为“郡望”(意为最贵显的家族),对受封归降的显赫之士广赐国姓——李姓,还有许多家族的附姓和改姓,使李氏家族空前庞大起来,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壮大。
九龙殿屋脊上前前后后一共安放了九条雕龙,有且只有龙型的砖雕。主脊上有五条龙,正中是一条盘龙,是权利和地位的象征,其余的四条是游龙,意为“龙游四海,四海升平”,前后人字形的屋脊上有四条飞龙,意为“龙行天下,国泰民安”。飞龙在天,人龙在地。
两边的侧殿又叫凤殿,屋脊之上,全是凤凰。
且看龙宫中的建筑屋脊正中为一座楼阁式的砖雕,名为子牙楼。关于子牙楼的说法,在《封神榜》一书的结局中有记录:传说姜子牙在封神的时候,每一位神各得其位,当把所有的神位都封完以后,他发现自己却没有了神位,即便如此,他有管众神的神鞭,所以姜子牙一下子跳到殿顶,被称为“塑塔神”。
在子牙楼的两边,分别是凤踩牡丹、龙戏莲花、龙凤呈祥,再两边为登天龙和游龙。
登天龙 ,伸着前爪的登天龙的砖雕,立于屋脊之上,苍劲霸气,形态威武中也略带一丝萌萌哒。
龙的爪子朝上,尾巴竖起也朝上,好像要一步登天,是等级最高的龙。现存于古建筑物上的雕龙栩栩如生、活龙活现,绕梁盘脊,雄姿昂然,同龙形树一样,刻上了岁月流逝,记述着中华陇西李氏文化发祥地的变迁。
龙宫主殿屋脊上安放着九兽(龙、凤、狮子、天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和引什),要知道,在封建等级制度下,只有皇宫和太和殿安放十兽,可是在这里,在李家龙宫,屋脊九兽的规制,李家龙宫的地位也由此可见。
关于屋脊之上的雕饰物,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朝代最为有名,一个是秦朝,一个是北宋,李家龙宫的砖雕就出自北宋。
砖雕的工艺有两种,一种是镂空,另一种是浮雕。镂空的工艺复杂,浮雕的工艺简单。龙宫主殿屋脊之上的砖雕属于镂空砖雕,从砖雕的一面可以清晰地看见砖雕另一面的景象,前后通透,而且正面和背面的造型不同。
龙宫建筑物上大大小小共有一千八百九十九条雕龙,象征十八子李的根深叶茂。而数字非九既五,充分体现了帝王称为“九五之尊”。
这些千年砖雕,甚为精美,即便是剪影也颇为生动,犹如屋脊上正在上演一出皮影戏。
除了屋脊上的龙,逍遥公子还发现了墙壁上的龙。关于这两幅作品如何保存下来,据说在上世纪60年代,陇西当地文物损毁严重,为了保护这两幅壁画,龙宫的工作人员在壁画上涂抹了一层泥灰。随着时间流逝,泥灰干裂剥落,逐渐露出斑斓的原色,人们才意识到泥灰之下原来有精美的艺术作品。也正是因为这一层泥灰,才得以完好留存。
已经参观了近一半,直到此时,才头一次在李家龙宫中见到“李氏宗祠”几个字。
一路走来,龙宫内红墙绿植,古风醇厚,仿佛独有一片天地。
穿过这道门,便意味着将和前面的殿院说再见了,随后便来到了龙宫的后花园。
戍边楼是李家龙宫最特别的。在整座李家龙宫里,所有的建筑均是“人”字型的屋顶,唯独这座楼采用的是卷棚式斜山顶的构造,远远看去,就像一座圆顶蒙古包。之所以采用这种形式的规制来建筑戍边楼,是因为楼里供奉着飞将军李广。李广是西汉戍边名将,经年征战沙场,营帐是必不可少的。
这座戍边楼还有一个独特之处就是采用了“藏头露尾”的顶梁结构。圆形蒙古包的四角是中国传统古建的翘脚,支撑翘脚的横梁,在室外的一端是龙尾,龙身横穿,在楼阁内部的另一端横梁则是龙首。
这里还有一座三圣殿,但遗憾的是没有开门,不知道里面供奉着哪三位圣人?
随后在路旁,看到一块石头上,一圈各种字体的“李”字围绕在“根”旁边,表明这里是李家的根源所在地。
在后花园的后方,最显眼的位置,则是现今来自全球的李氏一族捐资新修的陇西堂。主祭堂为重檐歇山顶式结构,雕梁画栋,檐悬匾额。
时至今日,世界各地的李姓人氏对陇西有着深厚的情感,每年会有来自天南地北的李姓人到此寻根问祖。
每年的李氏祭祖大典就在此举行。陇西堂堂内供奉着三皇五帝、皋陶、李利贞、李耳、李昙、李斯、李信、李暠、李广等李氏先祖牌位和唐高祖李渊的画像。
主祭堂坐落在十八级台阶上,高悬唐代著名书法家李邑题写的 “陇西堂”巨额金匾。
“陇西堂”里有副楹联是:龙兆贞观世、宫扬大舜风。第一句说的是唐皇是陇西李家的祖先,第二句说的是陇西李氏最早可以追溯到舜帝。
陇西堂四周建有紫气亭、东来亭以及陇西堂重建碑。
经历朝历代重修,直至今天,楼殿参差,山水相依,别有天地。在距陇西堂不远的城南文庙里,还建有“五李亭”,供奉着李揆、李观、李益、李翱、李贺。
院内亭台楼阁林立,花草树木繁盛。说来也挺奇怪,走进龙宫的大门,便将外面的喧嚣触底阻断,愿你一片宁静。
陇西堂对面则是一座雕龙花柱的传统大戏台,据说每年祭祀大典时都用到。
戏台后身则是一幅巨大的李姓图腾。李姓的图腾,也是李氏的族徽,由虎、木、子三部分组成。右侧是一只虎,代表皋陶玄鸟族的祖先白虎少昊;左侧上为木,是皋陶玄鸟族的图腾;下为子,为鸟卵,意为李氏子子孙孙繁衍不断。
【独白】
一个家族的血脉在一个地方长出了根,开出了花,结出了果,它不仅在大地上繁衍,还在心灵上生长出血脉与情感的藤蔓。一个掩映在苍松翠柏中的建筑,维系着血脉之河的源头,这里是血亲的出发地。
陇西的昔日繁华已不复存在,但李氏文化却根深蒂固。李家龙宫,不仅仅是建筑,更是海内外数以亿计的李氏后裔寻根祭祖的圣地,一千四百年来一直是李氏族人共同的精神家园、膜拜的中心。
姓氏文化,家族文化是中华文明特有的文化,是华夏民族重要的信仰。曾几何时,家训望子成龙用词最多光宗耀祖,光耀门楣,教育失败子孙不争气,便是家门不幸,愧对祖先。李世民当年兴建李氏龙宫的因由便是上告慰列祖列宗,下祈佑子孙昌盛,光大李氏门楣。如今虽然很少用到这些词汇,但家族信仰文化是融入到血液之中的,与姓氏一起代代传承,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消失。
几千年来,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传承中,李氏先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寻根祭祖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祭祖是一种追忆、追思,也是一种情怀、一种激励。缅怀先祖,更要弘扬祖德,以先祖的光辉业绩,激励我们的后人不辱宗室,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建功立业,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上续写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