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2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2-07 12:37:43
今天向大家介绍的是:北宋宰相与文学家王珪。他虽然文才出众,曾历仕三朝而受人称赞,但因做人太圆滑,而遭到同仁与后人的鄙夷。
王珪画像
下面就来简述王珪的人生经历,及我们可以学习与引以为戒之处。
一、勤思苦学中榜眼,文才出众仕三朝
王珪,字禹玉,生于公元1019年,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安庆市潜山)。他从小勤思苦学,天资过人,落笔则出语惊人。于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高中进士甲科第二名(榜眼)。初任扬州通判,从此踏入仕途。
由榜眼入仕的王珪,因文才出众受到同僚们的共同推崇与赞许,其文章气魄宏大华丽,自成一家,因此,朝廷重大的典制策令,多出自于他的手,词林人士都称赞他。自熙宁(宋神宗年号)初年开始,连续为皇室起草诏书18年。
王珪历仕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三朝,官至宰相16年。他亲笔撰著的《宋两朝国史》120卷、《在京诸司库条式》130卷、《王珪集》100卷,和续著的《宋六朝会要》,都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史资料。
北宋宰相王珪
有一故事可以证明王珪才思敏捷,出口成章:一年中秋,宋仁宗召他到宫中饮酒、赏月、赋诗。皇帝和他一起谈诗论文,并将自己写的诗给他看。王珪“叹仰圣学高妙”,并起身拜贺,令仁宗非常高兴,一直与他谈论到深夜。
仁宗还让身边的宫嫔拿出她们的随身细物向王珪求诗,并拿出自己的御笔供王珪使用。王珪兴奋地不假思索,提笔就写,并能根据宫嫔们的不同特点而题诗,其构思遣句,皆有新意。
得诗的宫嫔个个高兴,还把所得之诗呈仁宗过目。仁宗大为赞叹,并对宫嫔说,你们要给他润笔费。于是宫嫔们又纷纷取下自己的首饰,放到王珪的袖中。此事一时传为佳话,王珪也因此更受皇帝喜欢。
王珪像
二、气度不太、打击同仁
王珪虽然才华出众、工作认真,但他却有气度不大的缺点。其气量小的典型表现为:遇到与自己实力相当的人,王珪不是虚心向人家学习,而是变着法儿去打击对方,以防超越自己。
嘉祐七年(1062年),宋仁宗宴宝文阁作飞白书(笔画中有的似鸟头燕尾,又似鸟头凤尾,横竖笔画丝丝露白的特殊字体),并命王珪写上大臣的名字和年月后,再分赐给各位大臣。
在欧阳修得到的皇帝亲笔字中,除了有宋仁宗让写的名字和年月之外,还在绢书的最后发现了王珪加上的“翰林学士臣王珪奉圣旨题”,这让欧阳修非常不耻。
北宋王珪剧照
很明显面对才学同样被宋仁宗赏识的欧阳修,王珪想到的不是欣赏或是学习,而是喜欢做些小动作,显示自己在宋仁宗心中的地位,然后打击“对手”,这足以证明他的气量不大了。
更为明显的是:在苏轼遭遇的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中,王珪的“大动作”差点让苏轼丧命。还好宋神宗没有糊涂;还好苏轼还有当时没有闹翻的好友章惇为其辩论,不然苏轼到底什么下场还真的不可而知了。
三、做人圆滑的“三旨相公”
在宋神宗一朝,王珪因文采及前朝立下了功勋,被宋神宗任命为宰相。作为一朝宰相,应该担负着管理国家的重大责任,可是王珪自从当上宰相后,表现非常圆滑,他从来不发表自己的意见,唯皇帝旨意是从。
宋神宗赵顼
在上殿奏事时,王珪没有自己的主张和看法,只是说去“取圣旨”;当皇帝表态之后,他也不问正确与否,只是恭恭敬敬回答说:“领圣旨。”退朝之后,见到部下,王珪便说“已得圣旨”。“取圣旨”“领圣旨”“已得圣旨”几乎成了这位宰相办事的固定程序。
时间久了,人们便给王珪起了一个“三旨相公(古时对宰相的称呼)”的绰号。因为人们平时就对王珪只知奉承谄媚、不关心国事的做法多有指责,所以,“三旨相公”绰号一出来便很快传开了,成了他毫无作为和没有建树的标志。
四、结束语
北宋宰相与文学家王珪,虽然文才出众、工作认真,曾历仕三朝而受人称赞,但终因做人太圆滑、气度不大,经常诋毁与打击能力可能超越自己的人,而遭到同仁与后人的鄙夷。
王珪的文学才华、工作认真的态度值得人们学习与欣赏,但是他拙劣的做人方式与气量小的恶习,应该遭到批判与摈弃。我们应在认真学好现代化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虚心向周围好的同事们学习,团结更多志同道合朋友,为建设强大的祖国,复兴伟大的中华民族,而共同努力奋斗!
老年王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