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2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12-10 09:00:12
祭祀在中国古代,是一个非常重要非常神圣的事情,所以也非常复杂。祭祀的目的有祁年成、庆丰收、庆生、祭奠、求财、平安、求仕、登基。 祭祀目的不同、对象不同、时间不同,祭祀的习俗就各不一样,因此需要分开开讨论:
一、祭祀的对象与习俗
1.祖先祭祀与习俗
祭祀祖先最重要的三个仪式是春节祭祀、清明祭祀和中元节祭祀 在中国儒教的观念中,"忠"、"孝"是最重要的美德,即使对已经去世的先人,也要像他们依然活着时一样的尊敬,在节日中要供奉、祭祀,在中国,对祖先的崇拜并不是一种宗教信仰,而是日常要遵守的行为准则。 中国人对祖先的崇拜表现在定时扫墓、祭拜,在逝者下葬时,随同准备许多日常生活应用物品纸样,一同烧毁,如同送先人到另一个世界生活一样,并定时烧纸(送钱),甚至在不同季节送不同衣物的纸样烧毁。 在中国历史上,祖先崇拜成为各族人民生活中一种强烈信仰,也是宗族结合的精神支柱。祖先崇拜与图腾崇拜不同,图腾崇拜的对象主要是动植物,祖先崇拜的对象主要是有功绩的远祖和血缘关系密切的近几代祖先。所以说,祖先崇拜也叫灵魂崇拜,是原始社会灵魂观念进一步发展后而出现的一种对死者灵魂加以崇拜的宗教行为。它通常包括鬼魂观念和崇拜仪式两个方面的内容。对原始人来说,在活人身体内存在的,而在死者后又离开的东西,就是灵魂。
2.神祭祀与习俗
祭神在中国传统习俗中,祭神是节日里重要的一项内容。从祭灶神、贴门神到祭财神,无一不体现了中国人祈求安定富足生活的美好愿望 。
财神:财神在中国是一个很受欢迎的神。但长期以来,财神的观念不明确,财富的职司被赋予了许多神灵,甚至于可以说一切神灵。直到明代,财神的职司被固定在一个或者几个神的身上,分为文武财神,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赵公明和关公。财神的起源颇为难考,所祭祀的神明也因时因地而有所不同。财神,一般认为有所谓"正财神"赵公明,"文财神"比干、范蠡,"武财神"关羽等。
正财神:财神,又可分为文财神和武财神两大类,最为人们熟知的财神,也是民间所供奉最多的财神,则是"正财神"赵公明。赵公明又称赵公元帅,他原是道教的护法神之一。武将打扮,顶盔披甲,着战袍,墨面浓须,右手执铁鞭,左手托元宝,身跨黑虎,威风凛凛,也有端坐于地上的。神像周围还绘有金银珠宝、聚宝盆等,颇有财源滚滚的气象。
武财神:另一位武财神是关公。关公崇拜曾十分盛行,其庙宇遍布各地。关公几乎是无所不管的大神,司财只是其神职之一。但是因为关公是威风凛凛的一员武将,战死疆场,中国人对他极其崇拜,以他为全能大神,将他奉为财神。对关公的崇拜,最主要的原因是推崇他的忠义。以忠义诚信之人为财神,也是在警示世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否则,武财神关公手中那把青龙偃月刀是不会留情的。 文财神:为文官模样,头戴乌纱,容貌富态,身穿红袍,手持如意,足蹬元宝。有的文财神手持"天官赐福"的诏书,很象天官,但文财神面容较为平静,不象天官那样满面笑容。文财神又称为"财帛星君"、"增福财神"。
门神:门神是农历新年贴于门上的一种画类。 作为道教和中国民间共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人们都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辟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中国民间最受人们欢迎的保护神之一。道教因袭这种信仰,将门神纳入神系,加以祀奉。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每当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对联、门神,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门神系道教因袭中国民俗所奉的司门之神。中国民间信奉门神,由来已久。《礼记·祭法》云:王为群姓立七祀,诸侯为国立五祀,大夫立三祀,适士立二祀,皆有"门"、"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可见自先秦以来,上自天子,下至庶人,皆崇拜门神 。
灶王爷:祭灶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令菩萨"或"灶君司令",泉人一般称"灶君公"。传说他是负责管理各家灶火的,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 又称为小年。民谚曰:"二十三,祭灶官。"旧俗农历腊月二十三为祭祀灶神的日子。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除此之外,还有祭佛祖,观音,天帝
3.天地祭祀与习俗
祭天
天地哺育众生,是最高的神。天的人格化称呼是"昊天上帝"(亦有称"皇天上帝",与之相对的地即为"后土")。祭天仪式是人与天的交流形式,历代王朝都由天子来亲自主持祭天仪式,祭天的祭坛一般为圆形(称为"圜丘"),寓意天圆地方。在仪式上须诵读祭文、奏雅乐,并焚烧祭品,以表示人们把自己的劳动成果贡献给天,作为对天滋润万物的一种报答。是华夏民族最隆重、最庄严祭天的祭祀仪式,起源于上古时期。是人与天的"交流"形式。祭天仪式通常由"天子"主持。通过祭天来表达人们对于天滋润、哺育万物的感恩之情,并祈求皇天上帝保佑华夏子民。如今祭天被视为"封建帝制"的产物而被终止。
祭地
目的是祈求农作物的丰收。地神,称为"地圻(qí)",又作"地祗",但古籍中常常讹作"祗"字。"社",通常是主某一片土地之神。所以,《礼记·王制》有"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的说法。周代祭地的正祭,是每年夏至之日在国都北郊水泽之中的方丘上举行的祭典。水泽,即以水环绕;方丘,指方形祭坛,古人认为地属阴而静,本为方形。水泽、方丘,象征四海环绕大地。祭地礼仪与祭天大致相近,但不用燔燎而用瘗埋,即祭后挖坎穴将牺牲等祭品埋入土中。祭地用的牺牲取黝黑之色,用玉为黄琮,黄色象土,琮为方形象地。祭地礼仪还有四望山川(望祭天下名山大川之神。同一山川,至其地而祭之,直呼为祭,远望而祭之,则名曰"望"。)、祭土神、谷神、社稷等。
二、祭祀的时间与习俗
1.元日
时间:正月初一
习俗:祭祀,放鞭炮,出行,
2.人日
时间:正月初七
习俗:戴人胜(人日节时,中国女子用彩纸、丝帛、软金银等材料制成小人的形状,戴于头上。也贴于屏风等处)、赠花胜、吃七宝羹、出游登高、称体重、捞鱼生
3.龙抬头
时间:二月二
习俗:恭祭华胥氏过“龙头节”,充满了崇拜龙的思想观念,以为龙治水行雨,决定庄稼丰歉,万万得罪不可。旧时这天早晨,人们要敬奉碾子,传说碾子是青龙的化身。有的还把磙子支起来,表示“龙抬头”,以显尊贵、图吉利。妇女忌做针线怕“扎瞎了龙眼”;不磨面,不碾米,不行大车,怕“砸断了龙腰、龙尾”。吃“鼓撅”(手搓面条),俗称“顶门棍”。炒玉米
4.元宵节
时间:农历正月十五
习俗 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舞龙、、赏花灯舞狮子等风俗。
5.观音诞
时间:二月十九
习俗:祈福法会。通过宗教团体举办各种相应的活动,宣扬观音的慈悲与奉献精神,提倡学习观音以自我观照和自省自观为根本的慈悲救渡胸怀,并提升本身的处事应世智慧。
6.上巳节,壮族始祖生日
时间:三月三
习俗:壮族传统踏青歌节,也是壮族祭祖、祭拜盘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也是广西壮族、汉族、瑶族、侗族、苗族等民族传统节日。 歌节不仅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盛会,亦是民族经济交流的盛会。据记载,歌节已有上千年历史。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会十分盛行,在古代男女青年聚集街头或江边饮宴欢歌。到了清代,形成了数百人以致数千人聚唱的大规模"歌圩。
7.清明节
时间:公历四月四-六日 (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那一天)
习俗: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8.浴佛节
时间:四月八
习俗:信众会到寺院,参与浴佛、献花、献果、供僧、供舍利、演戏等等节目。
9.端午节
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习俗: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挂艾叶菖蒲榕枝: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榕枝,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赛龙舟 . 吃粽子 ,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
10.伏羊节、洗晒节
时间:六月六 习俗:洗浴、晒物、洗象、晒经、赏荷、看谷秀等。
11.七夕节
时间:农历七月初七
习俗:妇女于七夕夜向织女星穿针乞巧等风俗,现在受西方国家的影响,中国越来越多的情侣把那天视为中国情人节,男女双方会互赠礼物,或外出约会。
12.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
时间:七月十二到七月十五
习俗:祭祖,准备牲礼、烧酒、糕点、糖果、水果等,甚至全猪(闽南语俗称神猪)、全羊等祭品举办祭祀活动,以慰在人世间游玩的众家好兄弟(闽南语对幽灵的敬称),并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顺利。
13.重阳节
时间:9月9日
习俗:登高 ,吃重阳糕 , 赏菊,插茱萸和簪菊花,重阳酒”即用优质糯米酿成的甜酒,于重阳节装进小陶瓷坛子密封保存。
14.过苗年
时间:十月下旬“卯”(兔)日
习俗:斗牛、赛马、跳芦笙、游方、“踩花山”,“跳场”,“跳年”,“跳月”,“吃排家饭”、百狮会。
15.除 夕
时间:农历十二月三十
习俗: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中国的祭祀、节日、习俗、地域都复杂交错,紧密联系,有一些现在都取消了,不分保留下来,在农村保留得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