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恩百科
首页 > 生活常识 >

春江水暖鸭先知的上一句(盘点苏轼的八首经典诗词)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15 08:16:06    

苏轼作为我国历史最全才的文学家之一,他的咏物写景诗词意境优美,比喻奇特,想象丰富,寓理于景,理趣横生,形成了苏轼独特的诗歌特点。

笔者精心选取了苏轼八首经典的山水风景诗词,展示了苏轼笔下优美的风景与他旷达、乐观、向上的心境,请大家一起欣赏吧:

一、《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晴天,在阳光的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光彩熠熠。雨天,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这朦胧的景色也是令人惊奇。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谁都知道西施是我国四大美女之一,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可以说是美的代名词。在这首诗里,苏轼以神来之笔,用绝色美人来比喻西湖,多么新颖别致,既赋予西湖美的想象,又赋予西湖生命的含义。

这是苏轼写西湖美景的名篇,近代著名文学家陈衍在《宋诗精华录》评论:“(‘欲把’二句)遂成为西湖定评。”“西子湖”也成了西湖的别名。

苏轼可以说是西湖形象宣传大使第一人,倘若没有苏轼赋予西湖的这些文化内涵,恐怕西湖的知名度将会大打折扣吧。

二、《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簌簌枣花飘落在行人的衣巾上,家家户户传出轧轧的缫车声。身穿粗布衣的老汉在古柳下叫卖黄瓜。

酒醉人困路途长远恹恹欲睡,太阳正高人倦口渴好想喝些茶水解渴。便随意敲开一户农家讨茶解渴。

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的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徐州太守的苏轼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天降大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在赴石潭谢雨的路上,苏轼写成了富有生活景象的一组词,共有五首,这是其四。

苏轼从农村常见的典型事物入手,带着我们走进一个风光优美、民风淳朴、农事忙碌的乡野村巷,意趣盎然地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流露出苏轼内心的无比喜悦。

“敲门试问野人家”,干渴难耐的苏轼,走到路旁的人家,敲门试问,看能否讨杯热茶,词作到此戛然而止。给我们留下了无穷的想象与韵味,真可谓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啊。

三、《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苇也开始抽芽,而美味的河豚鱼,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苏轼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桃花、水鸭、蒌蒿、河豚等这些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描绘出一幅闲适自然的美丽春景图,抒发了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

这首诗春意浓郁、生机蓬勃,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苏轼评论王维的山水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东坡题跋》卷五《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四、《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杨梅天天都有新鲜的,如果能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罗浮山位于广东省博罗、增城、龙门三县交界处,而岭南两广一带在宋时为蛮荒之地,是流放罪臣的地方。与其他充满哀怨嗟叹的被贬官员不同,至绍圣三年(1096),苏轼被贬岭南已经二年多了,他泰然处之,他随遇而安,他乐观旷达,他写下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岭南风物的热爱之情。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二句多么脍炙人口,无意之间,苏轼又成了荔枝的代言人。

五、《初到黄州》

自笑平生为口忙,

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

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

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

尚费官家压酒囊。

自己都感到好笑,一生因为嘴而到处奔忙,等老了才发现这一生的事业很荒唐。长江环抱城郭,深知江鱼味美,茂竹漫山遍野,只觉阵阵笋香。贬逐的人,当然不妨员外安置,诗人惯例,都要做做水曹郎。惭愧的是我劝政事已毫无补益,还要耗费官府俸禄,领取压酒囊。

1079年(元丰二年),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为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第二年的二月一日来到黄州,寓居在定惠院,跟随僧侣一起饮食。不久,苏轼写下这首诗。

这首诗描写了苏轼初到黄州时的所见,深刻地刻画了他初到黄州时的复杂矛盾的心绪。有自嘲自伤,有对权势者的嘲笑,却又以超旷的胸襟对待自己的遭遇,在自然中发现美,在逆境中寻求生活的乐趣,表现了诗人一贯的豁达、乐观。

黄州团练副使是个无权无势无钱的闲职,在黄州住处附近,开垦了一块农田,取名为东坡,从此,苏轼自号为“东坡居士”,黄州成为苏轼的一个转折点。政治上的失意,使苏轼纵情于山水,寄托于文字,成就了苏轼文学上的爆发,他满血复活,前后《赤壁赋》、《石钟山记》、《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一系列千古名作都是在黄州写成。

司马迁说过:“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信哉,此言!

六、《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荷花已经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刘景文即刘季孙,字景文,工诗文,苏轼任杭州知州时,刘景文任两浙兵马都监,苏轼很欣赏他,视他为国士,曾上表推荐刘景文,与他有诗歌唱酬往来。

这首诗作于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是苏轼送给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这首诗的前一句说“荷尽菊残”,却依然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菊残犹有傲霜枝”,后人就借用它比喻坚贞不屈的人。后一句“橙黄橘绿”,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节操的植物。苏轼用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要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这首诗抒发了苏轼的广阔胸襟和对同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托物言志,意境高远。

七、《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黑云翻滚如同打翻的浓墨与远山纠缠。我的小船突然多了一串串的珍珠,那是暴雨的雨点。

一阵狂风平地而来,将暴雨都吹散。当我来到望湖楼上,看到的却是天蓝蓝,水蓝蓝,水天一色望不到边。

望湖楼在美丽的西湖之滨,苏轼乘船游览西湖美景,突然遇雨,苏轼敏锐地捕捉到西子湖这一番别具风味的“即兴表演”,才思敏捷的他用诗句绘成一幅“西湖骤雨图”。

乌云骤聚,大雨突降,倾刻又雨过天晴,水天一色。又是山,又是水,又是船,这就突出了泛舟西湖的特点。其次,作者用“黑云翻墨”,“白雨跳珠”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给人以很强的质感。再次,用“翻墨”写云的来势,用“跳珠”描绘雨点飞溅的情态,以动词前移的句式使比喻运用得灵活生动却不露痕迹。而“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两句又把天气由骤雨到晴朗前转变之快描绘得令人心清气爽,眼前陡然一亮,境界大开,显示出苏轼深厚的文学功力。

八、《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山脚下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浸泡在溪水之中。松间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傍晚时分,松林间的杜鹃鸟在潇潇细雨中啼叫。

谁说人老不会再回年少时光呢?你瞧,那门前的流水尚能向西奔流!所以,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流逝了。

这首词的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景色自然明丽,雅淡清美;下阕抒发使人感奋的议论,即景取喻,表达有关人生感悟,启人心智。表达了苏轼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洋溢着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这流传广泛的名句,与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是对生活、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这是对青春活力的召唤,成为不怕老、不服老强烈自信的宣言。

以上就是笔者精心选取的苏轼八首经典的山水风景诗词,展示了苏轼笔下优美的风景与他旷达、乐观、向上的心境,您喜欢那一首呢?欢迎好友们一起分享、讨论。

相关推荐

逶迤什么意思(“逶迤”不读wěi tuō,也不读wěi yě,那正确读音是?) 2024-09-21
公司车辆违章怎么处理扣分(公司名下京牌车辆违章怎么处理?) 2024-09-21
豆腐卷怎么做好吃又简单(豆腐卷要这样做,美味又开胃) 2024-09-21
ps图像大小调整方法 2024-09-21
纯边牧和杂交边牧区别 2024-09-21
国际经济学就业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方向有那些?) 2024-09-21
杭州在哪个省份(杭州都市圈介绍!) 2024-09-21
有毒是什么意思什么梗(网络热词-----年度关键词) 2024-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