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01 10:31:29
通过舌头振动发出的颤音,在几种语言中出现。分大舌(齿龈)颤音和小舌颤音。大舌颤音主要在斯拉夫语,俄语和西班牙语中出现,通过齿龈间隙空气振动发出。小舌颤音则在德语,法语和荷兰语中出现,气流主要从肺部发出,通过口腔的振动带动声带颤动。语言中的颤音在R字母出现。
颤音的有无存在个体差异,由于基体功差没有练习、出于演唱风格考虑不喜欢用等原因,有些歌手演唱时有颤音,而有些没有。颤音是可以控制的。
颤音的成因并不一样,像你所看到的“一般民族唱法整个过程都有,通俗的只是尾声有。”这是颤音成因不同的表现形式。民族和美声唱法的颤音是通过长时间的气息和方法练习自然产生的,说不清在哪一天起自然就有了,不需要专门去练习,只要方法对了就出现了。由于这种颤音的根源在呼吸上,所以“一般民族唱法整个过程都有”。
其它许多通俗歌手的颤音是靠故意控制声带做出来的,比如甄妮、刘德华、张宇等等,这一类人很多,他们通过先反复连续唱相邻的两个音,然后逐渐加快的方法唱出颤音,因此他们的颤音慢,幅度很大。由于这种颤音建立在声带控制上,所以一般“通俗的只是尾声有”,因为只有在长音的时候,才有控制声带颤音的余地和时间。
还有一些歌手,根本就没练过,完全没有基础,所以没有颤音。但并不是说没有颤音的就是没练过的,原因见上。
不过颤音最好不要故意去做,尤其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在科学发声法气息控制的情况下,出现的自然的颤音是比较好的。
完美的颤音是用喉头发出的。练习颤音必须在稳定的气息支持和使喉头具有轻微、正确的振动感的前提下进行,初学者可以用元音(女高音可以用u元音、男高音可以用e元音),在中音区不仅用全音符练,而且还要用八分音符练,必须是两个相距半音的元音按自上而下的顺序快速、均匀而且带有重音的交替性颤动。
下方的音悬而不动,要自然地间隔均匀、平滑地颤动(颤动得越均匀,声音越美妙动听)。练习的速度要逐渐加快,而且应当先从弱到强,然后再反过来,当熟练到一定程度后再逐步向整个音域扩展。总之,教师不但应当想尽一切办法使学生唱出清楚、整齐、轻巧、均匀而且速度适中的颤音来,还要教会学生轻巧地止住颤音。颤音必定要停在主要音上,因而只有在加以特别注意的情况下,才能及时制止住喉头的颤动。
颤音易于掌握而效果又显注,特别是处理延长音方面,纯粹的拉长,会使声音又直又呆板,用颤音则可令声音松弛、活泼生动,令乐曲的色彩更丰富,音色更圆润悦耳;若能配合其它腔体的共鸣,会产生余音袅袅,绕梁三日的动人歌声。
对于歌唱者而言,颤音大大增添了乐曲的层次感,令较平凡的乐句亦不置显得僵硬,是相当实用的歌唱技巧。不过有数点是必须注意的:
1、喉部震动不是口/唇的震动。初学时可用手指轻触唇部,避免错误的摇动。
2、千万别把似是而非的“喉咙抖动”当作颤音。抖动是束紧喉咙发声,用压力强迫咽喉肌肉抖震,这对声带的伤害很大,故练习时应以轻松自然为大原则,否则将错误习以为常就不易纠正了。
3、声乐家会进一步讲究颤音的振频与振幅等方面,但不用拘泥于小处,只要“唱者自然,听者舒服”便可以了。一般而言,独唱者不妨多用颤音,强化声音质感;合唱时则要彼此相互配合,不应振颤过频、过大,以免听众感到烦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