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4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04 12:36:28
白族的起源具有多元的特点,最早的白族先民是由洱海边上的土著昆明人,以及青藏高原南下的第1人羌人等多种民族融合而成的。白族主要居住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散居在云南各地,贵州、四川以及湖南等地也有白族,白族现有人口约为193万。
白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擅长种水稻,大理的雪梨、宾川的橘柑都是驰名中外的特产,商业、手工业也较为发达。
白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有大理、剑川、怒江三种方言,用汉字的音和义再加上一些新造的字来记录白羽,被称为白文。白语中含有大量的汉语借用词,汉文也很早就成为白族人通用的文字了。白族主要崇拜本主,本是本来的本,主是主人的主。本主就是村社神。本主被认为是保佑本境之王,各个村子的本主都不一样,有的是自然神,有的是历史人物、民族英雄等。白族还信奉道教和佛教,19世纪70年代也曾经传入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但是影响都不是很大。
白族在立法、建筑、医学、史学、文学、音乐、舞蹈、戏曲、绘画、雕刻等方面都有创造和成就。大理崇圣寺三塔、剑川的石宝山石窟、鸡足山建筑群等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望夫云、美人石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故事一直流传至今。霸王鞭、八角鼓舞是白族民间最普遍的舞蹈,多在喜庆的节日当中举行。白族的扎染技艺与绕三灵习俗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扎染技艺就是布置好了之后,棉布织好了之后要染色,怎么染?把布扎起来,然后进行染色,染出来之后布上面有花纹,就是扎染技艺,绕三灵是个习俗。扎染技艺和绕三灵这一习俗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平坝地区,白族的住房多为瓦房,布局一般为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建筑形式,山区就不是这种形式了,山区的住房都是上楼下就的茅草房,上面住人,下边是放牲口的地方,叫上楼下就马的茅草房。高寒地区则是单间或者是两间相连的垛木房,用横木垛成的。山上的树木垛木,剁出来的多木筏。白族崇尚白色,白族的服饰,男子的服装,各地大致都相同,妇女的服饰各地有所差异。男子多穿白色对襟,衣套黑领褂,大理一带的妇女多穿白色的上衣,外套黑丝绒短褂或者是红色坎肩,穿蓝布宽裤,以绣花布或者是彩色的头巾来把头缠上。脚穿绣花鞋,一般佩戴银饰,白族姑娘的头上带来的银饰是有讲究的,显示的是什么呢?显示的是风花雪月。风花雪月怎么讲呢?白族姑娘头上的头饰,垂下来的穗子象征着下关风,艳丽的花是象征着上关花,头顶上的白色代表苍山雪,弯弯的造型代表洱海月,就是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所以放在一起显示的就是风花雪月。
平坝地区的白族多食大米和小麦,就是主食。山区的白族则是以玉米、洋芋、荞麦为主食。洋芋北方的同学一听到洋芋,不知道这个是什么食品,不知道这什么食物,什么叫洋芋?很简单,一说你就知道了,学名叫马铃薯。马铃薯根据地域的不同,经常会有各种的称谓。在云南、贵州一带就称马铃薯为洋芋。那么东北各省马铃薯叫什么?叫土豆。山东鲁南地区还叫地蛋,土地的地,鸡蛋的蛋,各地方叫法不一样,实际上就是马铃薯。
山区的白族吃玉米、土豆、荞麦,拿这些食物作为主食,主食以蒸煮为主,蔬菜的品种,蔬菜的品种非常丰富,辅食则是以猪肉为主,除了用猪肉做各种炒菜以外,还喜欢腌制、加工成火腿、腊肠、香肠等精美风味的食品。临河而居的白族还擅长水仙的烹饪,河里的鱼、虾擅长烹饪,白族都喜爱用糯米酿造白酒,用大米制作饵块、饵丝。白族最负盛名的菜式砂锅弓鱼,弓是弓箭的弓,砂锅公鱼。品什么茶呢?叫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是白族传统的品茶艺术和待客的礼仪。
白族的传统节日也很多,主要有三月街绕三灵、耍海节、火把节。三月街是白族人民的传统盛会,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在每年的3月15日开始在苍山中和峰下举行,为期5~7天,后来就逐渐发展成为物质交流的盛会,届时还要举行赛马等文体活动。三月街已经成为当地各族人民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增进民族团结的重要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