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12-27 15:04:51
七夕节称“中国情人节” 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 " 七姐 " 活动在七月七晚上举行,故名 " 七夕 "。
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 " 牛郎织女 " 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 " 中国情人节 " 的文化含义。,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之一。它起源于汉代的古老传说,主要讲述的是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
传说,牛郎和织女是天上的两个神仙,因为织女违了天规,被罚下凡间。在偶然的情况下,织女与牛郎相遇并相爱,二人靠着牛郎的神牛和织女的织机,在银河上相会。
为了保证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永不分离,天上的喜鹊会在每年的七月七日,让银河上形成一条桥,让牛郎和织女相会一次。
后来就有了七夕拜织女,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
对月穿针
对月穿针是指七月初七这天傍晚,家家户户都把庭院清扫干净,年轻妇女
先要向织女星虔诚跪拜,乞求织女保佑自己心灵手巧。然后,她们把事先准备好的五彩丝线和七根银针拿出来,对月穿针,谁先把七根针穿完,就预示着将来她能成为巧手女。
乞求姻缘
银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神话里,喜鹊搭桥,牛郎织女在这一天相聚,他们深情相望,充满诗情画意。女生在这一天,月下观星,朝天祭拜;虔诚地乞求织女神赋予她们聪慧的巧手,祈求自己能够得到美满爱情的姻缘巧配。
储七夕水
" 七夕水 " 亦称 " 七月七水 ",据说 " 七夕水 " 有神奇的功能,久储不变、可以治疗烫伤、去除疮毒等。民间传说,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用其洗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寿;所以,人们在七夕这天早晨会去河边取水,取回后用新瓮盛起来,待日后使用。
种生求子
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 " 壳板 ",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 " 种生 ",又叫 " 五生盆 " 或 " 生花盆 "。南方各地也称为 " 泡巧 ",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这是古人求子的仪式,也是得子得福的祈愿。
结红头绳
结红头绳,七夕风俗之一,据说如果家里如有体弱多病的孩子,家长们常在此日将红头绳结七个结,戴在孩子脖子上,祈求上天保佑孩子健康长寿。
拜魁星
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魁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所说的主宰文章兴衰的神,在古代学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在七夕这天拜祭,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
七夕节的饮食风俗,各地不尽相同,一般都称其为吃巧食。一个 " 巧 " 字形象地道出了七夕食俗的独特之处,表达出了人们追求心灵手巧、合家安康、生活美满的美好愿望。
巧果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有名。巧果又叫 " 乞巧果子 ",款式极多。" 乞巧果子 " 是七夕节的传统祭品和美点。七夕晚上人们把 " 乞巧果子 " 端到庭院,全家人围坐,品尝做 " 巧果 " 人的手艺。
酥糖
在我国一些地方的糕点铺,这一天还要制作一些织女形象的酥糖,俗称 " 巧人 "" 巧酥 ",出售时又称为 " 送巧人 ",民间认为,吃了这种 " 酥糖 " 的人会变得心灵手巧。
巧巧饭
所谓的巧巧饭,就是七位姑娘包饺子吃,七这个数字又称为 " 巧七 ",故把七夕节七位姑娘包的水饺称为 " 巧巧饭 "。还要在饺子里面分别包入一枚铜钱、一根红线、一个红枣,吃到铜钱的姑娘将来就有福,吃到红线的姑娘会心灵手巧,吃到红枣的姑娘会早遇到爱人,早早结婚。
七夕节是一个非常浪漫的节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中华民族的男女们会表达对爱情的向往和祝福。在不同的地方,人们庆祝七夕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一些地方会在这一天挂上孔明灯,在夜空中飞舞;还有一些人会在这一天送花、赠送礼物等表示爱意。此外,还有一些地方会举办一些特别的活动,如舞会、音乐会和艺术展等,以此来庆祝这个浪漫的节日。
总的来说,七夕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节日,它不仅代表着爱情和浪漫,也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和传统。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人们都会在这一天表达自己的爱意和祝福,让这个节日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情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