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恩百科
首页 > 民俗文化 > 姓氏文化 >

王姓的祖先?太子晋、晋王、晋侯、晋祠与晋都

368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09 17:35:52    

由中华王氏始祖群中的鬼姓王亥(前4000年前-前315年后)、琅琊成父(前700年前-约前457年后)和洛邑姬晋(前565年-前541年)所代表的江南的鬼姓王氏、洛邑的王城王氏、临淄的琅琊王氏和晋之太原王氏的先后问题,韩愈的《王仲舒神道碑铭》在一千多年前就做出了本色而公允的排序:“a、王氏皆王者之后(炎黄七十二帝王)…b、春秋时,(洛邑)王子成父败狄有功,c、因赐氏(山东临淄)d、厥后世居太原(山西晋阳)”。

宣传世代生长于河南洛阳的周灵王太子晋是“太原王氏”的始祖,而“天下王氏出太原”的神话却在史实的映照下崩溃。还在说太子晋被封赐于“狄都”太原是专业和道德的失败!春秋时代的中国北方戎狄非常活跃。《左传》中“戎狄”本来是一个泛称,在陕、晋、冀地区主要是指群狄。自炎黄始创中华以来,群狄(自晋)向有白狄、赤狄、长狄之分,赤狄又有廧咎如、潞氏、甲氏…之分,史中“群狄”伐邢、入卫、灭温、伐郑、败周师、侵齐、侵鲁等记载不绝。晋国长期处于群狄围绕的形势,故《左传•庄公二十八(前666)年》就有所谓“狄之广漠,于晋为都”的载述。

中华王氏是人类起源以来,在史前就最早得到公认、最具有无断代记录的姓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世系最全的姓氏。人类出现姓氏文化的记录有七千二百零七年了,这可以从史籍中追溯到的王氏世系有两百六十一代,其中有一百零八名帝王、两百三十六名以上的宰相级官员的史实谱证中得到证明。而此前传说的百家姓出处一般不超过五千年,而王氏的起源更离谱,只有不到两千五百年。只是事实上的王氏起源的三分之一,故此我们今天的工作就显得格外地有意义。

1、中华王氏是华人姓氏中最大的公约数

2013年6月17日的《现代快报》a26版和a27版公布了王耿多年的研究成果:“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王"是所有姓氏的"公约数",所有的姓氏都是从“王”的主体中分封授赐而来的”。在稍早的2013年4月16日,王耿在自己的实名博客上先行公布了“王姓人在姓氏文明中留下的那些世界记录,是任何姓氏怎样努力也不可能打破的。华夏姓氏起源的七千二百零七年,也就是中华王氏起源的七千二百零七年,因为没有‘王’者的封赐授,就不会有任何‘氏族’和‘世家’的诞生。而所有“王”者对“百姓”的封赐授,都是通过对‘氏族’和‘世家’的认证开始的,就象今天派出所对新生儿身份证号的确认,民间或任何其他官方机构是绝对不可以染指僭越的。

“王”者是万姓之源,这也是“王”氏不同于其他各姓的特色。中华民族血浓于水,中华百姓源自炎黄。因为起源于中华百姓的近两点五万个华人姓氏,都载录在周成王以前由陶唐虞夏商周等历代帝王分封的五十九个帝裔氏族、和一百九十八个“老百姓”既“氏族”与“世家”的出处上,而他们没有一个不是“王”的兄弟姐妹和祖孙叔伯。沒有这五十九个氏、和一百九十八个姓等“氏族”与“世家”,就没有今天的25000个华人姓氏和中华民族。因此,我们对“王”的寻根,就是对华夏文明起源的追忆,就是对中华百姓出处的回溯。

我们是实证主义者,为了得到上述数据和襄证,我们搜集和研究了近十万册百姓谱牒和历史典籍,包括《二十四史》和《四库全书》中没有收录到的正史《保训》、《容成氏》和《唐虞之道》等;为了验证上述数据,我们走过了近千个考古发掘点和姓氏封赐地,包括那些主流和非主流学术界尚未染指,我们侧已洞若观火的中华百姓和华夏文明的发源地,那些比中原姓氏和西部文化早了近两千年的百越、东夷和西南地区。中华第一姓和华夏第一王出自东南,中华文明和华夏姓氏也是起源于祖国的百越、东夷和西南地区的。

2、中华王氏始于从盘伏(瓠)至炎黄(皇)“七十二帝王”中的“王”

由中华王氏始祖群中的鬼姓王亥(前4000年前-前315年后)、琅琊成父(前700年前-约前457年后)和洛邑姬晋(前565年-前541年)所代表的江南的鬼姓王氏、洛邑的王城王氏、临淄的琅琊王氏和晋之太原王氏的先后问题,韩愈的《王仲舒神道碑铭》在一千多年前就做出了本色而公允的排序:“a、王氏皆王者之后(炎黄七十二帝王)…b、春秋时,(洛邑)王子成父败狄有功,c、因赐氏(山东临淄)d、厥后世居太原(山西晋阳)”。

王耿指出:由于王子城父在洛邑王城时未曾因功赐氏,说王城王氏早于琅琊王氏者必须慎重。因王氏没有在洛邑或太原赐氏的功绩和记载,王氏始封于洛邑或太原于史无据,故其“赐氏”在成父之前立“氏”没有可能性。而“东周都城洛邑王城”的王子城父“败狄有功,因赐氏”于他担任“大夫”的齐都临淄,“后世居太原”却是不争的史实。

曾经有荒诞的传说,宣扬中华王氏的起源,始自约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549年的周灵王之“子”太子晋,理由是他因谏被黜不能承王,连“周司徒”这个民间封的官也干不成了,最后只能被民间叫成“王家”或“王氏”了。这个传说的文化和学术的含量是零或负数:因为整个夏商周只有“王”者对亲“属”或功“臣”们“赐氏”和“授姓”,哪有民间俗成的道理,那是会杀头的!况且,太子晋如果是被赐在晋,他也只能是“晋”氏,而又怎么能叫“王”氏呢?

郑恒公外,另一个既与“司徒”有关,又与“王”有关的“人”中,只有周幽王八年(前774年)被封为“周司徒”的王子多父最为著名,而他这个与“王”有关的事情,只能发生在他被封赐之前。王子多父接受封赐后徙郑,随即就成了大名鼎鼎的郑恒公是也。你看,“王”氏的“多父”同志被封赐后因“徙郑”,而姓“郑”了。传说中的太子晋如果果真“封晋”“徙晋”了,怎么可能还姓“王”呢?传说之所以不能首尾相顾,原因皆在喜欢传这个说造这个谣的人没文化甚至没脑子。

“王子成父”家族,其中不乏“齐司徒”“宋司徒”只是没有叫“周司徒”的。后来,周天子被秦所灭,“齐”“宋”的“王”者都被撵下了台,王者之后再也无地可封,于是才有了自封的“王家” 和“王姓”,这时候,你想姓啥都没问题啦,根本与什么王氏的源头无关,也无需帝王和君主什么的来赐封了。所以,王耿认为:把王氏起源沦落到“王家” 和“王姓”阶段,实际上是一种朴素的村民文化意识,与“学术”和“研究”的距离很远,与姓氏源于氏族文化的本质甚至是背道而驰了。

《古今姓氏书辩证》曰:晋氏,出身姬姓。周武王子叔虞封晋候,传国二十七代,为赵、魏、韩所灭,子孙以国为姓。《姓源》云:唐叔虞之后,《通志·氏族略二》言:晋氏,三家分晋,靖公迁为家人,子孙为晋氏。晋国的公室有二十多姓,其中有晋、杨、韩、魏、赵、何、温、贾、简、曲、解、侯、栾、席、先、谷、冀、步、籍、阎等,偏偏没有姓王的。各位想想看,一个被父王分封的国君,在自已二十多姓的后代中,偏偏没有自己的姓,这样正常吗?这样可能吗?。

3、太子晋的“太原”、王龁的“太原”与“晋王”的“晋国”考

那么,王姓是怎样跟太原挂上关系的呢?据《史记•秦本纪》载:战国秦庄襄王四年((前284年)):“王龁攻上当(党),初置太原郡”,治所在晋阳”。根据这一段史实,我们知道太原的确与王家有缘,但不是太子晋,更不是那个所谓的太子晋.之子“周司徒”王宗敬。这个人叫王龁,是“齐司徒”王子成父的后代,在历代王子成父攻打和占领了太原五百年后,后人王龁终于把太原建置成郡。而且,这个王氏置太原郡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284年而不是公元前565年。看来,这其中一定有人在撒谎,不是写《史记•秦本纪》的司马迁在撒谎,就是编造太子晋赐氏太原的人在胡扯。

说到胡扯,还真有人用民国风格加二十一世纪电视剧流行热词的文言编造了一段春秋圣旨“周天子灵王旨意:晋卿平狄威震遐迩,登峰造极之能,固国保民之勋,无出其右者,寡人欣慰,宜偿有功,爱(爰)锡以‘王’姓,以王晋室旨意真诚下达,众卿周知,钦此”。哈哈,这不是存心要乐坏老夫王耿了吗?找一段周灵王的原话并不难啊,何必非要表情这么丰富地学习赵本山不可呢?太子晋“平狄”过吗?他可是至今不知“太原”在哪儿的呀!在座的有任何人知道太子晋当时的“太原”在哪儿的吗?

历史上因“平狄”被“赐封”的是齐琅琊的王子城父,如果上述“周天子灵王旨意”文的作者坚持要说那篇文字是春秋末年的真品,那就要谢谢你了,因为这是只能是一篇用封赐(锡)齐琅琊的王子城父于“晋” 圣旨,加上二十一世纪电视剧流行热词拼凑起来的《新太原王氏受氏之证》。更可疑的是:既然太子晋被封在“晋”,那为何正史中只载了唐叔虞(前1033年)及其子晋侯燮“封晋、徙晋”和“定国”而没有太子晋“封晋”的载记呢?况且,既然武王“桐叶封弟”把晋给了唐叔虞,灵王还敢把晋再封给“太子晋”吗?连老祖宗的“晋国”都要推翻再“封”一次不是“违(祠)序乱(纲)常”的吗?当然,武王封的“晋”不是今太原,太子晋时的“太原”在山西晋南,只有王龁“初置”的太原才是今天有“晋阳”的太原。

宣传世代生长于河南洛阳的周灵王太子晋是“太原王氏”的始祖,而“天下王氏出太原”的神话却在史实的映照下崩溃。还在说太子晋被封赐于“狄都”太原是专业和道德的失败!春秋时代的中国北方戎狄非常活跃。《左传》中“戎狄”本来是一个泛称,在陕、晋、冀地区主要是指群狄。自炎黄始创中华以来,群狄向有白狄、赤狄、长狄之分,赤狄又有廧咎如、潞氏、甲氏…之分,史中“群狄”伐邢、入卫、灭温、伐郑、败周师、侵齐、侵鲁等记载不绝。晋国长期处于群狄围绕的形势,故《左传•庄公二十八(前666)年》就有所谓“狄之广漠,于晋为都”的载述。

戎狄对中原的侵扰十分频繁,周王与晋军对戎狄的战争和反击尤其剧烈,经过数百年的拼搏,周师终于在前594-593年灭了今晋东南地区的赤狄中的黎氏、甲氏等国,齐师也在前541年在今晋北“败无终及群狄于太原”,周齐大军至此才取得了对戎狄的决定性胜利。想必,在此(前541年)之前的今太原地区是群狄纵肆之区,不可能有周王朝的太子(太子晋)、宰相(王宗敬)分封或隐居到那里,否则只能落得给他们(戎狄)做人质或肉票的结局。

生于前565年,卒于前549年的太子晋是河南洛阳人,因身体羸弱,喜欢约人在宫中求仙问道,终生未去过“狄都”今太原地区。太子晋的死,也可以理解为仙去和归隐,但是他仙去的地方是猴氏山,即今洛阳偃师,归处却是山东境内的“吴地”,丝毫没有去太原的可能。笔者根据家谱和典籍所载的记录,在二00七年的春节以后,终于找到了太子晋拜师求道于其师浮丘公时所在的隐逸之地,那是一个令人崇敬、心生向往的所在,并没有喧嚣、伪饰、尘嘈和浮华。这个默默的背负过许许多多的古籍和名典出处的所在,较之于后人杜撰和附会出的晋祠或子侨祠,不知要多多少真诚和坚韧,不知要少多少矫横和浅陋。

当然,作为优秀的旅游景点,晋祠的学者们只要稍微修改了解说词,就仍是全国最好的古迹之一。太子晋的“儿子”宗敬,或宗敬的“,儿子”王凤,则是琅琊成父之子王森无疑。王森比太子晋早出生两年。用比琅琊王子成父十余世孙王森还小两岁的太子晋做王氏始祖是缺乏历史和算术常识的人所为。把太原王氏诞生的背景放在公元前565年出生的太子晋和公元前543年出生的王宗敬身上,而刻意要回避公元前800年前后出生的王子成父和他的后代、公元前567年出生的王森的存在,不能不说是一种专业伦理和学术能力的失败。

4、“晋都”不在“太原”,“晋王”去“太原”没道理

说世代生长于河南洛阳的太子晋是“太原王氏”始祖的叫信口雌黄,他们的理由是山西太原为晋国之都。没文化也不学习的他们天真地以为太子晋去世前后的太原是“晋都”,而事实上太原只长期曾为“狄都”,也就是中原帝王的仇敌之都,那时的“太子”太子晋和“宰相”王宗敬到那里不是发疯就是送死。那时的“晋都”在哪里呢?至少与“狄都”太原一点关系也没有。在晋国存世的七百三十余年中,尤其是太子晋与王宗敬在世的公元前565年至公元前451年之前,晋都的位置始终在“翼”、“曲沃'、“绛”“故绛”、“新绛”和“新田”之间,而压根不是什么“太原”,下面就是本著的《晋都考》。

  (1)晋都“翼”之考。据《史记·晋世家》载:“封叔虞于唐,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顾炎武《日知录》曰:唐在翼城县西南二十里”。《韦昭国语》注:“太岳之野夏禹所都之墟,周成王;母弟所封之城”。《史记》言:“翼晋君都邑也”。公元前738年至公元前668年晋孝侯居“翼”,曲沃武公伐“翼”都是这个“翼'。

(2)晋都“曲沃”考。《史记·晋世家》说:昭侯元年封文侯弟成师于曲沃。《索隐》曰:曲沃,“河东之县名,汉武帝改曰闻喜也”。《后汉书群国志》讲:“闻喜邑本曲沃晋地”。《纲目集览》述:“闻喜本绎州曲沃县,汉武帝改闻喜”。众口一辞,都是说今闻喜是晋国故都“曲沃”所在地。

(3)晋都“绛”之考。《踣史》载:“穆侯居绛。有绛山绛水,故绛城在翼城东南,今曲沃南二里”曰“绛”。l960年4月至6月间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侯马工作站对古城遗址进行了钻探发掘。1975年春天,又对古城的城墙进行了钻探。发现古城遗址的下面是东周文化堆积层,出土物为东周时期的瓦及鬲、豆,盆等残片。将文献记载与今天钻探、发掘出的文物比对后,可证现在曲沃县城西南二里的古城遗址,应是穆侯所居的“绛”。  (4)晋都“故绛”考。据《路史》载:献公城绛徒都。顾炎武说“献公城绛居之,在今太平之南,绛州之北。《山西通志·古迹考》说:“今太平县南25里古城址犹存”。即今赵康古晋城遗址。近年来,文物部门对古晋城遗址进行过多次的勘察。在遗址内发现了内城和外城两座。历史上称此为“古晋城”既临汾县城。说明献公九年城绛始都(亦称故绛)应是今日赵康的古城遗址.  

(5)“新田”与“新绛”(亦称“绛”)。据《左传》成公六年(前585年)载:“晋人谋去故绛,诸大夫皆曰必居合瑕氏之地,沃饶而近盐,国利君乐,不可失也”。韩献子曰:“夏四月丁丑晋迁于新田”。景公16年(前685年)晋国由故绛迁徒到新田,仍称“绎”。另据《水经注》载:新田“谓之绛阳,在绛浍之阳,南对绛山,西背二水”。《一统志》言:“绛邑古城在乎阳府曲沃县西南晋地新田也。今之侯马汾浍交会的三角地带,既“新田”也。前495年成约的《侯马盟书》的出土,证实了“新田”既“新绛”在今侯马一带。

全球唯一有史可证的生长于宋代以后的山西灵石的《静升王氏族谱》中的王实等人,在原谱中载记了他们来自山东,是王子成父后代的史实,而近期却有官方刀斧手利用改编《静升王氏族谱》的机会,强行撤换掉不愿造假的原修谱班子,将始祖彻底改换为河南洛阳的太子晋,这真的叫人哭笑不得地发现这些人地理常识缺乏的同时,他们的世理或大脑也许也不太明白了。

用河南洛阳的太子晋,换掉山东琅琊的王子成父,就能证明王氏“赐氏太原”--“天下王氏出太原”了吗?为什么不去看一下出处:“王氏皆王者之后,在太原为姬姓,春秋时王子成父败狄有功,因赐氏,后(世)居太原”。琅琊王子成父的“后世居太原”,琅琊和太原孰先后还不够说的很明白吗?为什么有的人还要指鹿为马地说什么“天下王氏出太原”他们到底想干什么呢?

5、新华社向全球王氏正告:晋祠主人姓“唐”不姓“王”

由第七次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简称:世王会)的奉祀、总祭官王耿来宣布“晋祠主人姓‘唐’不姓‘王’”的官方消息,是全球王氏一个庄严的澄清:一小撮为了粉饰“政绩”实则为“谋私”需要,以欺世盗名的方式谎称“晋祠”是“太子晋祠、王子晋祠和王氏总祠”的骗子,是不能代表全球王氏寻根诉求的,中华王氏的第七任总家长王耿就不认为晋祠是全球王氏的总祠。王耿要正告说“晋祠是王氏总祠”的小丑,新华社太原2014年5月23日“晋祠的‘主人’是唐叔虞”的专电,你们听到后脸皮不红吗?

唐叔虞不是中华王氏的祖先,晋祠也不是全球王氏的寻根目的地,全球王氏理解明代王琼在晋祠中祭祖是误会不是欺世盗名,也没听说“海外太原王氏后援总会”官方正面说过晋祠是王氏总祠,更没听说山西官方让天下王氏去晋祠寻根,因为晋祠是唐氏总祠,唐氏以外,只有“栾,谷、狐、先、胥、箕、荀、柏、羊舌、董、韩”等唐叔虞后人姓氏才有资格去晋祠祭祖。王耿认为:如果上述诸姓欢迎,天下王氏也可以去晋祠观光,顺更让承包或管理晋祠者赚点旅游收入也很好,毕竟天下的炎黄子孙是血浓于水乃尔云云。

“晋祠”还有一个名字叫“晋王祠”,这里所说的“晋王”是唐叔虞,不是太子晋。生于前1042年的唐叔虞,比前565年出生的太子晋年长了近400岁,就是在周朝所谓的“姬”姓家族内,太子晋也只能是唐叔虞灰灰末未的孙子,怎么能与唐叔虞平起平座同享同尊呢?用太子晋去冒充唐叔虞或顶掉唐叔虞岂不是自取其辱吗?

新华社太原2014年5月23日专电(记者王学涛)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祠堂式古园林建筑群之一。“晋祠‘主人’唐叔虞的祠堂”经过8个月揭顶维修,昔日屋顶漏雨、梁架倾斜等病害已得到解决,目前正式对外开放。

唐叔虞,姓姬,名虞,是周武王之子,成王之弟。中国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在他所著的《史记·晋世家》一篇中,用一段“剪桐封弟”的故事,记载了周成王是如何把叔虞封到唐国做诸侯的。叔虞来到唐国后,利用晋水,兴修农田水利,大力发展农业,造成日后八百年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叔虞死后,后人为了纪念他,修建了祠堂,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后,因境内有晋水流淌,于是将国号由“唐”改为“晋”,祠堂改为“晋王祠”,简称“晋祠”。

晋祠位于太原市西南25公里悬瓮山麓,始建于北魏前,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晋祠的历史已经有三千年之久,经过多次修葺和扩建,面貌不断改观,遂形成今日集儒、释、道于一统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祠内现有宋、元、明、清各式建筑100余座,其中,宋建圣母殿、鱼沼飞梁、金代的献殿被文化部鉴定为三大国宝建筑。

唐叔虞祠是晋祠主要建筑之一,坐北朝南,整体建筑由山门、享堂、东西厢房及大殿组成。现存建筑为宋元之际所建,虽经元、明、清及当代多次修缮,但大殿主体仍保持元代风格,里面有明塑唐叔虞像。大殿前廊两侧各立大碑一通,分别是元至元四年(1267年)所刻的《汾东王庙记》碑,和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刻的《重修唐叔虞祠记》碑。 晋祠博物馆古建部副主任赵涛介绍说,唐叔虞祠大殿由于椽飞、望板糟朽,殿内及前檐局部漏雨,梁架走闪偏移现象较为严重等原因,亟须保护修缮。


相关推荐

忘记wifi密码怎么找回(无线密码忘了怎么办) 2024-09-20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什么(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解读) 2024-09-20
尸兄动漫第三季出了吗(尸兄第三季为何迟迟不更新?) 2024-09-20
跑100米的技巧和方法,让你风驰电掣! 2024-09-20
鸡蛋常温下能保存多久呢(冷藏vs常温,鸡蛋分别能存多久?) 2024-09-20
为什么猫不能接近死人 2024-09-20
海参的泡发方法怎么做好吃(说说成功泡发海参的小经验) 2024-09-20
dm和弦正确按法(Dm和弦怎么按?) 2024-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