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恩百科
首页 > 民俗文化 > 姓氏文化 >

江西宁都西平堂李氏-子鱼公裔孙历史功名录(第一篇)

843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2-03 16:09:19    

子鱼公七世:李翊俊【宋】

李翊俊,宋乾德五年( 公元967 年)由石城县半迳迁田埠东龙,为东龙族开基祖。宋时曾任韶州司户参军。

摘自-宁都人物志28页

------------------------

子鱼公十一世:李陟明【宋】,李衮之父。

李陟明,字升甫。元祐六年辛未(公元1091年)进士;宁都县东韶乡琳池村人。累官荆南司理参军(正四品)。建炎庚戌(公元1130-1133年)夏, 寇迫杭,陟明为参谋,佐制置使岳飞平之。

摘自-江西通志 卷四十九 选举篇

摘自-清康熙赣州府志 卷之二十五 科目表

摘自-清乾隆六年宁都县志 卷五 选举进士篇

摘自-清乾隆六年宁都县志 卷六 人物贤达篇

摘自-宁都人物志30页

------------------------

子鱼公十二世:李陟明【宋】,李陟明之子。

衮,字元功。宋政和壬辰(公元1112元)进士。;宁都县东韶乡琳池村人。隆祐孟太后驻跸虔州,群盗峰起,诸臣荐衮,戮力平之,上下得安。

摘自-江西通志 卷四十九 选举篇

摘自-清康熙赣州府志 卷之二十五 科目表

摘自-清乾隆六年宁都县志 卷五 选举进士篇

摘自-清乾隆六年宁都县志 卷六 人物贤达篇

摘自-宁都人物志 31页

------------------------

子鱼公十八世:李文泰【明】

李文泰,宁都县东韶乡琳池人,明代汀州同知。

摘自-清康熙赣州府志 卷之二十四

摘自-宁都人物志 62页

------------------------

子鱼公二十一世:李员【明】

李员,字孟方;宁都县湛田乡新田村人。明洪武七年(1374年)甲寅进士,累官广东按察司佥事。

摘自-清康熙赣州府志 卷之二十四

摘自-宁都人物志 62页

---------------------------

子鱼公二十四世:李弃【清】(1597-1678年)

李弃,讳:联芳,字白也,号仇池,明万历丁酉(1597年)11月27日出生于福建省清流县长校镇长校村,卒于清康熙戊午(1678年)4月9日。毕生不逾时际,遂弃中衫,杜门著书,一腔热血倾吐于诗情,著有《评订鉴史》、古诗三十五首、五七言律及绝句一百首。以布衣终老。

李弃父怡公务农为业,是诚实笃厚的农民。李弃自幼天资聪敏,喜读诗书。明崇祯壬申授何宗师科度游沣。学业既成,欲想为明王朝出力,展一略之雄才,但时际不逾,清兵大举入关,明王朝政权一举败落。即使生活闭塞山村的李弃也深感不安。清朝统一全国之后,李弃对清王朝极为愤慨,认为自己是明朝志仁,岂能屈服朝廷?从此,遁迹阁楼,决心“头不顶清朝天,脚不踩清朝地”,以明志向,死不服清,终生抱恨。

“行厚德优、人所难及”的李弃誓死效忠明朝,但频乃的战乱、恶丑的现实、民生的疾苦在刺痛他的心。明王朝,无论在精神或物资上都没有给他带来安慰、希望和光明,使他大失所望。自甲申后,于是深居高楼,杜门著书。

李弃的诗尽抒胸臆,挥笔而就,最大的特点是忧愤感怆、论列经史、皆古人未发之意,逾其幽忧感愤,一寄之诗歌,多方面描绘五光十色的惨痛生活,刻画内心世界深刻的愤懑。如《春吟》:“春风吹我衣,不能开我眉。何曾如草木,动辄得芳菲。有梦皆秋气,无声不子规。踏青驱柱杖,席地误治泥”。因春伤怀,感秋落泪,勾勒刻画,有情有韵。他没有品尝过人间的幸福甜蜜,没有享受过太平盛世的安宁,充满心头的是一腔忧愤,如《自咏》诗:“行年历九九,大不堪回首。一忆一悲伤,事事落人后。……纵偷生百岁,精灵俱已朽。怪哉皮相子,称我为寿高”。触物伤怀,不能自持,发出深沉的忧愤。恨是那样深长,愤是那样强烈。

李弃的忧伤是时代的忧伤。他的不幸是时代的不幸。他身居穷乡,以农为业,却无法忍受那个时代的压抑,无法泯灭那颗爱国之心,如《自吊》诗:“老大伤悲没了期,两难放下与担持。行尸走肉由他骂,借面监厨久自知。酸辣失仁瞑易醒,兰纯险尾毒鸟矸。胡涂混沌忘生气,妄拟南纂囊我时”。他的忧愤“剪不断,理还乱”,唯有饮酒赋诗聊以自慰,麻痹一下那根忧愤的神经。但借酒消愁愁更愁,家事国事系一起,自是难平。

由于同窗少友先后归天,使诗人更形愁伤。壬子十一月初十夜,诗人久久无法入睡,难遣凄清寂寞,对亡友廖以贞、裴尔成、巫小鲁抒发了深切怀念之情,如《吊裴尔成》诗:“几年同笔砚咿唔,醴酒频供我湎濡。醉里妄言始妄听,醒时庄语识庄图。丝从渐染分黄黑,眼眩苍瞑混雁凫。世人结交云雨幻,三人臭味若生元”。三位同年莫逆之交相继辞世,唯自己苟且活着,又值国家败亡,身为明朝布衣,明朝的灭亡已深感颤慓,唯友情还令人恋情万千,如今只能:“地下修文何扳套,慓部持论岂浑数”。用这支笔来泄发心里的忧愤,反对凌辱和摧残,这正是他人生悲剧之所在。

82高龄,李弃病逝于长校之后,进士出身文林郎、江西同考官伍文运称:“李公品行文章见称有道,声誉籍籍”。黎士泓称:“年少籍诸生,负俊才,未取富贵功名,谢巾衫、卧穷山,著书立说,不复通人来往”。死得悲壮凄怆。 -《文章摘自-清流县人民政府网》。

摘自-清同治福建省志 卷八十 明经篇

摘自-福建省三明市人民政府网 历史文化篇

------------------------

子鱼公二十七世:李日韬【清】

李日韬,宁都县东山坝大布人。清初苏州营守营参将,赠怀远将军;诰授三品武官,追赠三代。

摘自-清康熙赣州府志 卷之二十六 武臣表

摘自-清乾隆六年宁都县志 卷五 选举封赠篇

摘自-宁都人物志 135页

------------------------

子鱼公二十八世:李大集【明】

李大集,字蒙泉。宁都县田埠乡东龙村人。邑诸生。理学家。从于都黄洛村游,充然 有德。认为"学以践实为归,若薛文清之主敬,王文成之至良知,譬如舟车各适,而总赴于京。不实践非真儒也”。所居名“有晚照山”,故学者又称其照山先生。著有《性理辑醇》、《易经图说》、《史论》等。 -《摘自.宁都人物志》。

摘自-宁都人物志 59页

------------------------

子鱼公二十八世:李大受【明】

李大受,宁都县田埠乡东龙村人。赠承德郎,澂江通判,任南京东城兵马司指挥,晋阶奉直大夫。

摘自-清乾隆六年宁都县志 卷五 选举应例

摘自-清乾隆六年宁都县志 卷五 选举封赠

摘自-宁都人物志 75页

------------------------

子鱼公二十八世:李大亨

李大亨 ,宁都县田埠乡东龙村人。苏州吴江萃, 升泗州同知。

子鱼公二十八世:李大瞻

李大瞻 ,宁都县田埠乡东龙村人。苏州常熟县主簿。

子鱼公二十八世:李大雅

宁都县田埠乡东龙村人。礼部儒士。

摘自-宁都人物志 83页

------------------------

子鱼公二十八世:李大宏【明】,李腾蛟之父

李大宏,字屏岳。宁都县田埠乡东龙村人。崇祯辛未徴为国学典籍。兄为澂江别驾,好结客任侠,多漫费,大宏尝捐千金助之。亦往往周人之急,有假贷辄不责券。游南雍,一时名彦争交之。辛未诏举文行,邑令叶向荣以其名应征为国学典籍。甲申之变,语及呜咽。或云“子非贵臣,何必尔?” 答曰:“草莽独非臣乎?” 竟悒郁而死。子璜,宇黄玉,邑诸生,孝谨醇笃,备极志养。丙戌守赣之役,璜领馈饷军往来兵间,艰险不避。赣破,遂谢交游,隐居三瞰峰以终。

摘自-江西通志 卷九十四 人物

摘自-清康熙赣州府志 卷二十四

摘自-宁都人物志 75页

------------------------

子鱼公二十九世:李腾蛟(李大宏之子、公元1609-1668年)

李腾蛟,字力负,号咸斋。田埠乡东龙村人。明廪生。自小聪颖,四岁识卦,即过目不忘。明亡后,人翠微峰与易堂诸子相交,为“易堂九子”之首。

年最长,诸子以兄礼相待。后居三谳峰,以经学授生徒,要求弟子每日穿蓑箨冠,朝夕歌诗,作揖入室。为人纯朴,喜性读书。与临川陈澄泰、罗万藻、宁化李世熊、邑人郭淮屏常以文会。好论《易》 ,兼攻诗文。其诗慷慨激昂,铮然有声,多发兴亡之恨。心胸坦荡,遇后进忤犯,从不计较。 死后,吊祭者堵塞路途,哭声震耳。众人议其生平,魏禧曰:“先生当乙丙间除诸子籍,二十年非法之物勿服也, 非法之人匆见也,可不谓贞乎?性诚厚爱人,与人熙熙然惟恐伤之,虽子弟门人犯之勿较,可不谓惠乎?众以为然,遂私谥其“贞惠先生”。

著有《周易剩言》、《半庐诗文集》、《易堂三处士稿》。其名《清史稿·文苑传一》 和《中国人名大辞典》有载。

摘自-江西通志 卷九十四 人物篇

摘自-江西通志 卷九十四 人物篇

摘自-江西省人物志 235页

---------------------

子鱼公三十世:李龙官【清】(兄弟进士、一门三进士)

李龙官,宜青之兄;字渭英,宁都东韶乡琳池村人。性豪迈。未弱冠补弟子员,与兄弟李宜青皆有文名,而龙官才益富;过目成诵,下笔千言。雍正六年举于乡,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中进士,授翰林。授编修,奉命充三礼馆校纂。乾隆十三年充会试同考官,十五年致仕归。著书宏博,每与朝士大夫唱和,诗稿盈笥,惜皆未付梓。龙官名日益重。

摘自-江西通志 卷五十六 选举篇

摘自-清乾隆六年宁都县志 卷五 选举进士

摘自-宁都人物志 110页

---------------------

子鱼公三十世:李宜青【清】(兄弟进士、一门三进士、公元1711-1790年)

李宜青,龙官之弟;字荆山。宁都县东韶乡琳池村人。时任江南监察御史、福建台湾监察御史、台湾省提督学政、太禄寺少卿。

少时读书迟钝,但勤奋坚毅,以勤补拙。 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中进士,授户部主事,不久,因母疾告假归养,一度授学于其母校濛山“竹坞山房”学馆。母终后赴京复职,转任员外郎。因刚直认真,明察秋毫,升江南监察御史。乾隆二十八年,奉旨巡察台湾。

鉴于台港农业条件优越,人才不足之现状,宜青一边倡导“以智治愚”接连办起“海峰”、“崇文”两书院,并亲自授课,教诗书礼义,授农稼耕织知识; 一边在全台湾引进良种水稻和蔗种。数年后,大见成效,稻熟蔗丰,糖业兴旺。但台湾常飓风成灾,每遇灾年歉收,宜青即据实向朝廷力陈减赋,均能恩准。台湾四周濒海,每年清明谷雨时节,海鳖即上岸践踏作物成灾, 然当地人敬甲鱼为“神明”,不敢侵犯。为除鳖害,宜青心生一计。先饬令随从、学子,捕捉甲鱼数百。翌日,召集僚属、兵总、士绅、耆英、农夫代表等议事,令厨官暗中设下"甲鱼宴",煎、炒、溜、炸加清蒸,皆是甲鱼。席毕问客:“味道如何?” 众曰:“味美佳肴。” 然后告以实情:“此乃四脚害农之甲鱼也。” 随后,消息传播全台,台民争相捕而食之,鳖害从此逐年减少。

宜青巡台期间,一面兴学、 兴农,一面会同督军、兵总,北以基隆为据点,南以高雄为中心,加固海防设施,提高防御能力,因政绩斐然,升为光禄寺卿。离台时,百姓依依不舍,送其石狮一对;今置琳池李氏大宗祠门口。宜青六十八岁告老还乡,居家与平民一样,从不炫耀自己,不谈官场荣辱利害之事。

摘自-江西通志 卷五十六 选举篇

摘自-清同治福建通志 卷百之七 国朝职官 总辖篇

摘自-清乾隆六年宁都县志 卷五 选举进士

摘自-道光三年宁都州志 卷之二十二 人物志 州名臣篇

摘自-道光三年宁都州志 卷之二十二 人物志 州名臣篇

摘自-宁都人物志 106页

摘自-宁都人物志 107页

-----------------------

子鱼公三十一世:李起锦【清】(一门三进士)

李起锦,龙官之子。字画堂,宁都县东韶乡琳池村人。乾隆九年甲子(公元1744年)科进士。萍乡教谕。

摘自-清道光三年宁都州志 卷之二十 选举志

摘自-宁都人物志 113页

-----------------------


相关推荐

教你家庭自制咸鸡蛋的做法,掌握这几个关键步骤,蛋黄个个起沙又流油 2024-11-23
山药汤的做法大全: “春喝一碗汤,气死好药方” 2024-11-23
驼色大衣怎么搭配?分享5个穿搭配色思路,时髦值太惊艳 2024-11-23
剁椒怎么做?教你这么做,不仅御寒,还能让家人多吃几碗饭 2024-11-23
泡打粉怎么发面,比例很重要,方法很简单 2024-11-23
女生让说点好听的话怎么说? 2024-11-23
红烧鳝鱼段的家常做法, 红烧鳝段这样做发太好吃了,一上桌就被抢光 2024-11-23
酱肉怎么煮好吃? 这样的酱猪肉没人能抗拒 2024-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