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4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12-10 12:00:17
洪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九十七位姓氏,尤胜于粤闽台地区。当今洪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18%,总人口大约在240万。
作为姓,洪出自共,也即共工氏的共。共即共和,是一会意字,以廿、廾组成。廾,表示两手捧物。共的本义,以二十人皆竦手之意。多人共作一事,即为同。甲骨文中共字有两款,一种是象四只手共力之形;另一种象双手向上恭敬地捧物之形。物为一方形,可以想象是块玉,更有可能是一重物,需要多人共同出力,才能举起。犹像双手搬着石头,正是共工氏搬石壅防百川的图象。
由于共工氏能振滔洪水,故称大洪水为洪。洪姓与共姓有关,与能治理洪水的氏族有关,故改姓历来有其内在的血统联系,“共”演变为“洪”,洪姓出自共姓那也是非常自然的事了。
洪姓的起源与演变主要有二:
一、来源共氏
东汉灵帝时,十常侍作乱,有帝随从官共姓者,为避祸改姓洪,原籍敦煌,改洪姓后徒青州,至三国吴,其后裔宣城人洪矩为庐江太守。所以洪姓历史至少有1800多年。
二、改自弘氏
唐高宗太子李弘,死后谥号孝敬皇帝,毗陵洪姓本姓弘,为避此名讳而改姓洪。又,宋太祖赵匡胤之父赵弘殷,因避其名字之讳,豫章和曲河弘姓均改姓洪。
外族基因融入
在秦汉时期东南地区的山越族中早有洪姓,不久与中原南迁汉人相混居,最后同化为东南洪姓汉族,是组成东南洪姓的重要成分。直到清朝前,洪姓人群中基本上没有发生过大的其他民族血缘的融入。到清前期,满洲八旗姓爱新觉罗氏、洪佳氏、宏义氏,清蒙古八旗姓乌兰氏、弘吉剌氏等先后来全部或部分改姓洪氏,形成了北方地区的洪姓。南方的土著中的洪姓最早来自东南地区洪姓汉民,加入土著后逐渐土著化,在南方地区汉化的过程中很多土著的洪姓又回到汉族。
从明朝至今600年中洪姓人口由17万增到240万,增长了14倍,洪姓人口的增加率呈∠形的态势。在1000年中洪姓人口增加率是呈下降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台湾、福建、广东三省,大约占全国洪姓总人口的40.2%,其次分布于浙江、安徽、江西、江苏、湖北,这五省又占了洪姓人口的32.6%。台湾为洪姓第一大省,约占总洪姓人口14.3%。全国形成了沿长江口、南抵海南的一片高频率洪姓分布区域。在600年期间,洪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区别不大,由东南部继续向西、向南移民。
洪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
O型占35.8%,A型占28.8%,B型占27.2%,AB型占8.2%。
洪适
洪适(kuò)(1117年—1184年),原名“造”,后更名“适”,字景伯,又字温伯、景温,号盘州,洪晧长子。因晚年居住老家饶州盘州,故又自号盘州老人,因其父而入仕途。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官至右丞相。封太师、魏国公,食邑五千户,实封二千六百户,卒谥文惠。祀乡贤。许及之所撰《宋尚书右仆射观文殿学士正议大夫赠特进洪公(适)行状》,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三洪同朝并为台辅世所罕见。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四十八岁登丞相位。
洪亮吉
洪亮吉(1746年—1809年) ,初名洪莲,字君直,小字稚存,别号北江、更生居士。清代大臣、经学家、文学家,毗陵七子之一。乾隆五十五年(1790),高中榜眼,授翰林院编修。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得罪权贵,免死戍守伊犁。次年,释还家中,著书立说。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曾讨论过人口增长过速的害处,可以说是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洪秀全
洪秀全(1814年—1864年),太平天国天王,清末农民起义领袖。道光年间,撰写《原道救世歌》等作品。咸丰元年(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领导发动金田起义,就任天王,定国号太平天国。咸丰三年(1853年),定都江宁(今南京),改称天京。建都之后,洪秀全分兵占领长江各省,派兵北伐、西征,并摧毁江南、江北大营。咸丰六年(1856年),洪秀全诛杨秀清、韦昌辉,史称“天京事变”,随后,他迅速启用陈玉成、李秀成等新将领;并以洪仁玕为军师,推行新政。同治三年(1864年)6月1日,洪秀全在天京病逝,享年51岁。其逝世后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郡望和堂号:洪姓的郡望主要有敦煌、宣城、豫章三个。洪姓的堂号除与郡望相同外,著名的还有双忠堂。“双忠”堂号出自宋朝洪皓。礼部侍郎洪皓出使金国,被扣15年,他不屈服,常派人回朝廷通报金国的情况,人们把他比作西汉的苏武。他的儿子洪迈,又以翰林学士的身份出使金国,也不屈服被扣留。时称“父子双忠”。
洪姓的重要楹联有四副:
才称四子;书列三奇。
三陪凤阁;四达銮坡。
桃实竹枝,瑞成连理;机声灯影,图绘慈恩。
敦盛宗子,源来一本;煌明衍派,义属同家。
家训格言:洪氏家训能传世之作莫过于清洪亮吉的《戒子书》。洪亮吉,号北江,清江苏阳湖人,乾隆进士,清朝著名的经学家和文学家。他为人正直不阿,敢刺时弊,堪称直臣。其治家教子着道也深得儒家要领,以传统伦理为训诫子孙的标准。他认为象陶渊明旷达之士仍“不忘于戒子”,若魏收薄德的人“亦眷眷于遗言”,何况自己只望子孙有志呢!他谆谆告诫子孙,“处则孝于家,出则忠于国。”“惟俭可以立身,惟恕可以恃己。俭则无求于人,恕则无忤于物。”“植足急流,学金石之止;鉴影巨壑,师江海之宽。”他对待生死的态度,也与众不同,“素心之友,荫鬼磷而见招;同气之亲,出柏根而相望。鬼者,归也;归其真宅,庶有时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