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12-10 14:30:53
根据2021年5月11日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郭姓人口在百家姓中排第18名,今天就来详细扒一扒郭姓起源和郭姓祖先的故事。
百家姓——郭
郭姓最主要的来源,是春秋时期的虢guó国,除此之外的来源都是小众非主流,要扒郭姓起源和郭姓祖先们的故事,就从虢国的历史扒起。
【周文王两弟,分封东西虢】
周文王姬昌,周朝的奠基人,在位期间倡导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使周国成为各诸侯国的道德楷模,各路诸侯纷纷拥戴和归附,各种有才的贤能之人纷纷加入,天下百姓人心所向,为后来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时虞(山西平陆)、芮(山西芮城)两国因为边界问题争论不休,一起去周国找周文王评断,到了周国以后,看到周国人与人之间相互礼让,感到自惭形秽,两位说道:我们所争论的,被周人所不齿,还去找周文王干什么,自取其辱罢了。没见到周文王就返回各自国家,回去后各自退让一步,两国边界争端自然解决。天下诸侯听说此事后,更加拥戴周文王,有什么问题都会找周文王评理。
商纣王暴虐,发明了炮烙酷刑,周文王用周国的一块土地献给纣王,换取纣王废除这个酷刑,得到百姓广泛称颂。
周文王姬昌
周文王有两个弟弟:虢仲和虢叔,其中虢仲是同父异母弟,虢叔是同父同母弟,文王在位时,两个弟弟就作为朝中卿士辅佐兄长周文王,周文王去世后,两个弟弟继续辅佐侄子周武王实现伐纣灭商的大业,建立周朝。周朝建立后,周武王分封二叔虢仲到雍地(陕西宝鸡市凤翔区),建立西虢国;分封三叔虢叔到制地(河南郑州市荥阳县),建立东虢国,作为周朝都城镐京(西安长安区)东西两边的屏障,爵位都是公爵,是五等诸侯等级公侯伯子男中最高的等级。
西虢国国都宝鸡陈仓区虢镇的虢仲像
【西虢迁南虢,小虢被秦灭】
虢国作为周王室的近亲国,与周王室关系非常密切,尤其西虢国,国君长期为周王室执掌兵权,随周王室东征西讨,相比东虢国,在史书中留下了更多的记录。
西周在第5任国君周穆王时期(公元前977-922年)达到鼎盛,周穆王也是东西周将近800年历史中在位时间最长的周天子,在位时间长达55年,周穆王之后西周逐渐走向衰弱。周穆王时期西虢国君虢季父陪同周穆王到处征战。
第7任周天子周懿王姬囍驾崩后,正常按照周礼嫡长子继承制,本应是周懿王的儿子姬燮xiè即位,但最终是周懿王的叔叔姬辟方抢夺了王位,史称周孝王,这也成为西周礼崩乐坏的一个开端,西周建国后第1个打破嫡长子继承制礼法的周天子,《史记》中太史公司马迁对周孝王即位一笔带过不愿多提,《竹书纪年》中给出的详情是,周懿王在位时期西周已经日渐衰弱,三天两头遭受西边犬戎的侵扰,被迫将国都从镐京迁至犬丘/槐里(陕西兴平市)。作为周天子,迁都的逃避之举让周朝王室声望大跌,背上了软弱无能的标签,儿子姬燮也比较软弱,被国人和朝臣所不齿,为周孝王篡位创造了条件。
第8任周孝王即位后确实比周懿王强势,立即安排申侯率军讨伐犬戎,申侯凭借自身与犬戎的姻亲关系与犬戎讲和,让西周和犬戎相安无事多年。周孝王在位期间,安排秦朝的先祖非子为周王室养马,马是那个时代重要的作战物资,对于强兵非常重要,非子养马有功3年后被分封到秦邑(甘肃清水县),建立秦国。周孝王在位仅6年后就去世了,原太子姬燮夺回王位,史称周夷王。
第9任周天子周夷王时期(公元前886至878),西虢国君虢宣公姬师丞代表周王室统帅六师讨伐太原之戎,获得千里马的战利品。
周厉王姬胡
第10任周天子周厉王姬胡时期(公元前878至841),西周王室的地盘已经很小了,王室的资源越来越有限,周厉王三年时,西虢国君虢厉公(虢公长父)随周王室南征讨伐淮夷,一方面淮夷自周朝建立开始就在臣服和不服之间反复,另一方面淮夷一带水土肥沃,可以为王室提供充足的粮食供给,最终有26个南夷东夷邦国前来朝觐周厉王,甚至连楚国也吓得赶紧取消了自封为王的称号。
周厉王早期是个改革派,做到了之前历任周天子没敢做的事情——扩张了周王室的领土,但是后来逐渐骄奢淫逸,贪图私利,不听信大夫芮良夫的劝谏,重用贪财重利的荣夷公,荣夷公给他出了条馊主意,就是所谓的“专利”政策,此“专利”非今天所理解的专利,指的是王室专营的意思,强调周王室领地内的所有山林湖泽归周天子直管,禁止人们进入这些山林湖泽砍柴、打猎、捕鱼,这几乎就是断了周王领地内百姓们的谋生之路。
不仅如此,在大家怨声载道表达不满的时候,周厉王变本加厉,禁止相互议论,违者直接处死。以至于人们在路上相遇后连交谈招呼都不敢,只能彼此眼睛互相示意打招呼,这就是成语道路以目的由来。这还不够,周厉王还找来卫国的巫师用法术来监控人们,巫师说谁违反规定,谁就得死,一时间大量民众被冤杀。大臣召shào穆公用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来劝谏周厉王,奈何周厉王已经听不进去。
公元前841年,压抑许久的火山爆发了,住在西周都城镐京的国人(住在都城的人统称国人)聚集起来,拿着农具棍棒等各种非正规武器一起围攻王宫要杀周厉王,周厉王希望调兵遣将来救驾,臣子答道:一直都是寓兵于农,国人就是兵,兵就是国人,国人都暴动了,哪还有兵。最终周厉王被迫逃离都城,逃往彘(山西临汾霍州市)。冲进王宫的人没有找到周厉王,就改找他儿子姬静问罪,召穆公用自己的儿子与太子姬静互换,才得以保住太子姬静的命,自己的儿子则被国人们当成太子给杀死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国人暴动事件。前国君逃走,假太子召穆公儿子被国人杀死,真太子藏起来不敢露面,西周从此进入由周定公和召穆公领衔执政的周召共和时期。
公元前841年,西周国人暴动
公元前827年,周厉王病逝于彘,周召公和召穆公拥立周厉王的儿子周宣王姬静即位成为西周第11任周天子,周召共和结束。
周宣王十二年(公元前815年),西虢国君虢文公姬开奉周宣王之命讨伐猃狁xiǎnyǔn(=犬戎)的小型战役中大获全胜,斩首对方500人,俘虏50人,受到周宣王赏赐,铸造了虢季子白盘以示纪念,清代时出土于西虢故地宝鸡,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成为镇馆之宝。虢季子白盘完全由青铜铸造,重达215.3公斤,长137.2厘米、宽86.5厘米、高39.5厘米,是目前最大的盘形青铜器。
虢季子白盘
周宣王虽然有过对犬戎的胜绩,并不能改变西周整体趋弱的历史走势,后面因为受不了西戎的不断侵扰,西虢国整体东迁至上阳(今河南三门峡市),史称南虢国。
大部分族人东迁至南虢国之时,仍然有一部分西虢遗族仍然留在西虢故地,史称小虢,小虢在历史上没啥存在感,史书中用一句话带过,公元前687年被秦国秦武公所灭。
西虢东迁至南虢后,继续辅佐周王室,周幽王时,由南虢国君虢石父辅佐,《史记·周本纪》中对虢石父评价是为人佞巧,善谀好利,就是个非常典型的佞臣形象,巧言谄媚,善于溜须拍马阿谀奉承,贪财好利。以至于当周幽王拜他为卿来处理国事的时候,史记的描述是国人皆怨,可见老百姓对他也是非常不满。虢石父在辅佐周幽王时,出了两个馊主意,直接加速了西周的灭亡:
一是周幽王得到褒姒后一直无法博得美人一笑,出重金悬赏大家献计来让褒姒笑一笑,虢石父给周幽王献计,把本来用于防范犬戎进犯时通风报信的20多个烽火台,当做搏褒姒一笑的道具,最终虽然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如愿逗笑了褒姒,但也让周幽王失去了诸侯们的信任,后面真正面临犬戎进犯的时候,无人再来勤王导致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二是撺掇周幽王废申后和太子,立褒姒和褒姒的儿子,直接惹恼了申侯,最终申侯勾结犬戎一起灭了西周,虢石父和周幽王一起在犬戎之乱中被杀。
虢石父
周幽王死后,申侯等人在申国重新立被周幽王废掉的太子姬宜臼为王,同时也是申侯的外甥,史称周平王,后周平王东迁至洛邑;虢石父的儿子虢公翰姬翰认为周平王有里通外敌弑杀父亲周幽王的嫌疑,在携地拥立了周幽王的弟弟姬余臣,史称周携王,自此西周开始了长达20年的二王并立局面,直至公元前750年晋文侯趁周携王视察虢国时,攻杀周携王,结束了二王并立的局面。
周平王早期,虢国因为站在周平王的对立面拥立了周携王,所以后来周携王死后,虢国国君失去了周王室的宠信,后来周平王晚年,看到曾经东迁时有功的郑国,在灭掉虢国在东部站稳脚跟后,郑国第3代郑庄公越来越不把周王放在眼里,成为一方小霸王,周平王才重新邀请南虢国(也就是原来的西虢国)国君虢公忌父入朝担任卿士来制衡郑庄公,虢国才重新回到周王室的权利中央。
周平王在位51年去世后,孙子周桓王姬林即位成为东周第2位国君,公元前707年夏,周桓王为了限制郑庄公专权,下令不让他参与周朝国政,郑庄公很生气,从此不再朝觐周桓王。当年秋天,周桓王率周、陈、蔡、卫四国军队前来讨伐郑庄公,其中周桓王统帅中军,南虢国君虢公林父统帅右军和卫、蔡两国军队,周公后人周公黑肩统帅左军和陈国军队,双方在繻rú葛(今河南长葛市)大战一场,最终周桓王的联军没能打过郑庄公,这就是著名的繻葛之战,输给小霸王郑庄公,让周王室声望大降。
【郑国灭东虢 ,东虢迁北虢】
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他的弟弟姬友到郑地,史称郑桓公,初封地在现在陕西凤翔县一带,后来迁至陕西华县一带,西周末年,犬戎不断侵扰西周,而周幽王又宠溺褒姒,烽火戏诸侯把军国大事当做儿戏,失去诸侯们的信任,作为周王室司徒的郑桓公,能隐隐感觉到王室衰弱,迟早会完蛋,于是向朝中经验丰富的老臣史伯请教,谋划郑国的下一步计划,郑桓公问史伯: 周王室多灾多难,我担心受牵连,到哪里可以逃过一死呢?
史伯答道:周王室日渐衰微,戎狄日益昌盛,周都洛邑周围,南有楚、申、吕、应、邓、陈、蔡、随、唐九国;北有卫、燕、狄、鲜虞、潞、洛、泉、徐、蒲九国;西有虞、虢、晋、隗、霍、杨、魏、芮八国;东有齐、鲁、曹、宋、滕、薛、邹、莒八国;这些国家不是周王室同姓封国,就是母弟甥舅之类异姓外戚封国,其余的都是蛮、夷、戎、狄之类的少数民族。不是亲属就是凶顽之民,都不适合去。能去的只有济水、洛水、黄河、颍水之间那一带,那一带以子、男爵位的小国家为主,最大的国家是虢国和郐国也不大,虢叔凭仗地势,郐仲依恃险要,国君普遍骄奢贪婪,思考问题不深,如果以周王室遭难的理由,把妻子、财物寄存到他们那里,他们不会不答应。
周王室一旦混乱衰弱,这些人必定会骄贪并背叛您,您如果奉天子之命去讨伐他们,必然战无不克,如果攻克了虢、郐两国,邬、弊、补、舟、依、柔、历、华等8国就都是您的国土了,前有华邑,后有黄河,右有洛水,左有济水,主祭芣fú山和騩guī山,饮溱zhēn、淆两河的水,稳扎稳打守好这片土地,那郑国必然可以江山永固。
于是郑桓公就将妻儿财物寄存到东面的虢国和郐国,果然不出史伯所料,虢国、郐国欣然接受,史称桓公寄孥,孥就是妻儿的意思。
桓公寄孥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因为废长立幼,废申后立褒姒,惹怒了老丈人申侯,申侯联合缯侯、犬戎一起作乱,攻伐西周王都镐京,最终周幽王被杀,郑桓公在这次犬戎之乱中也不幸被杀,郑桓公的儿子郑武公跟随周平王东迁洛邑,因护驾东迁有功,公元前767年,郑武公在周平王的支持下灭掉虢国、郐国,在东虢地盘上建立新的郑国,定都于郑(今河南新郑市)。
东虢被灭后,东虢后人迁居至下阳(也叫夏阳,今山西平陆县),史称北虢。此时西虢已经迁移至上阳并已在此定都多时了,根据《竹书纪年》记载,幽王七年,虢人灭焦,也就是迁移至南虢的西虢国,在公元前775年,灭掉了陕县当地的姬姓焦国。
【晋灭南北虢 ,虢序封阳曲】
东周初期,东虢国被郑所灭,东虢后人西迁至下阳(也叫夏阳,今山西平陆县),史称北虢。西虢则在周宣王时期就因犬戎侵扰东迁至上阳(今河南三门峡市),史称南虢,南北二虢隔着一条黄河,统称虢国,根据《水经注》记载,上阳下阳都属于同一个虢国,其中上阳陕县(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为虢国的国都,下阳为虢国的塞邑(边境城市)。其实西虢东迁时先定都在下阳,后迁都至上阳,所以南北虢最终是同一个虢国的两个城邑,《竹书纪年》中称,虢国的宗庙社稷都在下阳而不在上阳,进一步印证了西虢东迁时先定都下阳的说法,因为西虢东迁最先定都下阳,才将宗庙安置在了下阳,后来国都才从下阳迁至上阳,宗庙未做迁移。
上阳的陕县(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就是周朝初期周武王去世后,周公姬旦和召shào公姬奭shì分陕而治的分界点,周公负责治理陕县以东,主要是新获取的殷商遗民地盘,防范叛乱,巩固新地盘;召公负责治理陕县以西,主要是周国传统势力范围,重点是做好农业生产,巩固后方,这也是现在陕西省名称的由来。
综上所述,东周以后史料中所提的虢国,默认指的就是上述这个虢国,包含南虢上阳城和北虢下阳城两部分城邑,虢国国君主要来自原来的西虢国君虢仲这一支。
三门峡市的虢国博物馆
晋国与虢国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虢国国君作为周王室的卿士和重臣,代表周王室维持天下礼制,征讨贼逆。晋国自从晋昭侯分封其叔叔曲沃恒叔到曲沃后,曲沃的小宗一直伺机想要灭掉大宗,取而代之,周王室为了维护周礼正统的嫡长子继承制,不得不屡次派虢国国君率军讨伐晋国小宗,阻止其取代大宗的行动,虢国与晋国小宗之间的积怨和矛盾因此不断加深。
公元前750年(另一说760年),晋文侯在原西虢已经东迁后的南虢地盘上(河南三门峡)把虢公翰拥立的周携王给杀了,结束了东周初期二王并立的局面,这一灭直接让虢国被迫退出了周王室的权利核心,直到周平王后期为了制衡郑庄公一家独大,尽释前嫌,重新启用虢国国君虢公忌父为周王室卿大夫。
公元前718年,晋国内部小宗曲沃庄伯趁大宗的晋鄂侯去世之机进攻晋国都城翼城,想要取而代之,周桓王派虢公忌父代表王室率军讨伐曲沃庄伯,曲沃庄伯打不过被迫退回自己的老巢曲沃,晋国立了晋鄂侯的儿子姬光为新的晋国国君,史称晋哀侯。
公元前709年,晋国小宗新任国君晋武公进攻大宗都城翼城,掳走晋哀侯并将之杀掉,晋国重新立了晋哀侯的儿子晋小子侯姬校为新君,公元前705年,晋武公设计诱杀了晋小子侯,周桓王派虢公林父率军讨伐晋武公,晋武公逃回老巢曲沃。晋国重新拥立晋哀侯的弟弟姬缗为新君,史称晋侯缗,晋侯缗在位时间较长。
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内的车马坑
公元前679年,晋武公再次进攻大宗晋侯缗所在的翼城,杀了晋侯缗,并且把从晋国大宗处抢得的各种宝物全部贿赂给当时的新任周天子周釐王姬胡齐。周釐王拿人的嘴短,派虢公林父代表王室去晋国正式册封曲沃武公为晋侯,前几次虢国国君是代表王室讨伐曲沃小宗,阻止其取代大宗,这一回,直接承认了小宗取代大宗的事实,前去承担册封任务的虢公林父的尴尬可想而知,相当于之前打的你死我活的冤家,现在却要承认其地位并亲自正式册封其为侯。
公元前677年,周釐王和晋武公同年去世,周惠王姬阆继任周天子,晋献公继任晋国国君,虢国末代国君虢公丑继续不遗余力地为周王室尽忠尽责,维护周王室的天下共主地位。
公元前658年,晋献公按照大夫荀息的建议,将国内可能威胁王位的各种旁系公族公子们聚城而居并一起杀掉,一些侥幸未被杀死的晋国公子逃往虢国寻求避难,晋献公把曲沃恒叔之后除了自己这一支以外的其他旁系后代全部杀光后,晋国从此无同姓卿大夫,全部都启用异姓担任卿大夫。晋献公的这一做法,受到了周王室的强烈谴责,虢公丑代表周王室率军讨伐晋献公,可惜实力差距太大,两次讨伐都无果而终。
晋献公处理好国内事务后,腾出手来准备跟虢国就新仇旧恨一起做个了断,让大夫荀息拿好马和美玉贿赂虢国的邻国虞国,表示了借虞国的道伐虢国的意愿,虞国贤臣宫之奇看出了晋国的意图,以唇亡齿寒的道理劝谏虞国国君,可惜虞国国君已经被荀息敬献的礼物迷住了,根本听不进去,同意了晋国的请求,并且还自告奋勇打头阵,帮助晋国率先拿下虢国的下阳城,也就是北虢。
3年后,公元前655年,晋献公故技重施,再次借道虞国把南虢也灭了,并在灭完南虢返回的路上,顺便把虞国也灭了,这就是成语假虞灭虢、假道伐虢的由来,也印证了唇亡齿寒的道理。
假虞灭虢
从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后分封虢仲到西虢(今陕西宝鸡凤翔区/陈仓区),至公元前655年西虢东迁后的南虢国(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被晋献公所灭,享国391年的虢国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虢国灭亡后,虢国原来的公族后人多数以故国虢为姓。
公元前606年春,楚庄王以勤王的名义率军北上讨伐陆浑之戎(今河南嵩县一带),之后陈兵于东周王都洛阳周围,在王都周围大搞阅兵和演习,秀楚国的肌肉,刚刚即位不久的周定王安排王孙满前往慰劳楚庄王,楚庄王见到王孙满后,主动询问代表天下的九鼎大小轻重,称霸天下的雄心不言而喻,王孙满则答复赢得天下在德而不在鼎。楚庄王则称楚国军队兵器上的一点青铜取下来足以铸成九鼎,以显示楚国的实力。这就是问鼎中原的典故。
在这次楚庄王问鼎中原之际,同时找借口责问周定王东周初期支持郑国灭掉虢国的事情,周定王自觉理亏,于是到处寻找东虢虢叔后人,找到一个叫虢序的东虢后人,将他分封到阳曲(太原市阳曲县一带),爵位为公爵,古代虢与郭相通,虢序被封阳曲后,号郭公,后代此后以郭为姓,从此郭序成为郭姓的得姓始祖。秦汉时期逐渐发展成为郭姓望族太原郭氏,如今的郭姓后人大多出自太原郭氏,所以民间有天下郭氏出太原的说法。
郭姓得姓始祖郭序
郭氏血缘始祖虢叔像
【总结】
周武王时,虢仲封西虢(今陕西宝鸡市凤翔区/陈仓区),虢叔封东虢(今郑州荥阳市),周宣王时期西虢为避犬戎侵扰迁至上阳(今河南三门峡市),史称南虢;留在原地的小虢公元前687年被秦所灭。周平王东迁洛邑后,公元前767年郑灭东虢,东虢后人迁居下阳(今山西平陆县),史称北虢。公元前658年,晋献公借道虞国攻下下阳灭了北虢;公元前655年,晋献公故技重施借道虞国攻下上阳灭了南虢。南北虢被灭后,周定王时期公元前606年,楚庄王问鼎中原,责问周王灭虢,周定王寻东虢国后人虢序并将他分封到阳曲,虢序号郭公,从此后人得郭姓。
东南西北虢国的地理位置
郭姓的其他小众来源来源,主要包括如下几个:
1.任氏郭国后人:黄帝有个四妃生的儿子叫禺阳,也叫禺虢,受封在任地(今河北任丘市),以任为氏,后来迁居到山东济宁一带,禺虢代后代叫有个叫郭哀的,是大禹的司机,为大禹驾车,在夏朝时建立了最古老的郭国(今山东聊城一带)。经过夏商周三代,最终这个古郭国在公元前670年被齐国所灭,古郭国的公族后代们就以故国郭为姓,这支古郭国后代中派生出著名的中山郭氏。
2.城郭为氏:古代的时候,内城墙之外有外城,外城被称为郭,居住在外城的居民有的人也以自己居住的外城郭为姓,根据所住的方位不同,还分为东郭、西郭、南郭、北郭等不同姓氏,大家所熟知的寓言《东郭先生和狼》,还有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就属于这种。
3.蒙古族郭姓:蒙古族以郭开头的一些复姓,比如郭尔罗斯氏、郭尔罗特氏、郭齐里氏,在清朝时都逐渐简化为单字的汉姓郭。
4.满族郭姓:满族里面以郭开头的一些姓氏在清朝后期也都简化为单字汉姓郭,包括:郭佳氏、郭勒本氏、托勒佳氏、郭齐里氏。
5.回族郭姓:元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发达,很多阿拉伯人来泉州做生意,其中有个叫库斯•德广贡•纳姆(QdsDaqqaqNam)的阿拉伯商人,取了个本地名字郭广德,郭广德长期在泉州经商和生活,死后也葬在泉州,他的后代都姓郭,成为福建回族郭氏的始祖。
古代时虢与郭相通用。
【虢字的演变和含义】
虢字最早出现在商朝的甲骨文上,最初的字体是个典型的会意字,左边是武器戈,右边是老虎,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拿着武器猎虎,后来左边的戈演变成一双手,意思就变成了徒手搏虎。
东虢封地附近就是虎牢关,与这个虢字所表达的猎虎本意密切相关。周武王分封二位叔叔到东西虢国,所处的地方是周王室都城东西两边的险要之地,也有让二虢作为王室爪牙,执掌兵权,像猎虎一样讨伐贼逆,为周王室保驾护航的用意。
虢字的演变
【郭字的演变和含义】
郭字最早见于商朝的甲骨文上,最早的郭字写法是一个四面炮楼的象形字(下图1),用来表示外城,后来逐渐简化掉东西炮楼,为只剩南北炮楼(下图2),后来简化为1个炮楼,同时也是郭字最早的写法,并在旁边加了一个代表城邑的耳朵旁(图3、4),最终演进到现在的郭字。
最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对郭字的解读是:郭,齐之郭氏虚。善善不能进,恶恶不能退,是以亡国也。从邑,声。【译文:郭,就是齐国公元前670年灭掉的那个古郭国遗址。赞赏有才能的人,却不重用;憎恶奸佞小人,却不弃用,所以才导致亡国啊。含义取自城邑的邑,发音上取自guō】。
郭字的演变
郭氏公认的祖地就是郭氏得姓始祖郭序的封地,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2018年在阳曲县高村乡北社村落成了郭氏祖祠,并在当年8月18日这一天,举行了太原郭氏根祖文化旅游节暨太原阳曲郭氏祖祠落成拜祖盛典。
阳曲县郭氏祖祠祭祖大典合影
始祖郭序的序公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