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恩百科
首页 > 民俗文化 > 民间习俗 >

年年回家过年,过年的风俗有哪些你都懂吗?什么时候拜年最合适?

625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12-03 08:30:14    


新年在悄悄地走来,春节是中国历史悠久、最受关注的节日,这个时候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坐在一起,辞岁迎新。为了迎接春节,各个地方都有自己迎接新年的习俗,在新的一年里讨一个好彩头。下面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习俗吧。

1、祭灶神

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 又称为小年。民谚曰:"二十三,祭灶官。"旧俗农历腊月二十三为祭祀灶神的日子。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2、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北方叫扫房,南方叫掸尘。室内屋外,房前屋后,彻底进行打扫、衣被用具、洗刷一新,干干净净地迎新春。大家小户准备过年。在祀灶前后至除夕,例有一次卫生大扫除,墙角床下及屋柱屋梁等处一年的积尘,均须于此日以扫帚清除干净;箱柜上的金属把手等,也应擦拭一新,甚俗起源甚古。

3、 贴春联

新春开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对联",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华人们过春节的重要标志。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上春联和福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

4、 倒贴福字

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也有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5、 放爆竹

在中国,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所以,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6、 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拜年的时间一般为初一至初五,过了腊月初八就走亲访友多被视为拜早年,而正月初五以后、十五之前走亲访友为拜晚年。

以上说到的这几种习俗,相信大家都知道吧,不过不同地方,有的习俗是不同的,每个地方的春节习俗都值得尊重,毕竟这是我们国家的习俗。


相关推荐

为什么墙上起硝(墙面返碱应该怎么处理?) 2025-05-07
为什么静电怕水(产生静电和避免方法。) 2025-05-06
为什么昙花总在夜里开花(昙花一现为韦陀) 2025-05-06
买房需要交什么费用吗(一套房子需要花费哪些钱? ) 2025-05-05
在家拜神有什么讲究吗(家中烧香有讲究) 2025-05-05
厕所为什么有蠓虫(“厕所小飞虫为何难除?”) 2025-05-04
为什么加门槛石(门槛石or全屋通铺哪种做法好?) 2025-05-04
君子兰为什么变黄(君子兰“黄叶”能剪掉吗?原来一直都搞错了) 2025-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