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恩百科
首页 > 民俗文化 > 民间习俗 >

春节的传统风俗有哪些完整版,你知道哪些?

269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22 14:06:51    

趁着快过年,小编查阅了一些关于春节习俗的事儿,

很多习俗,小编也是闻所未闻,

实在是惭愧,惭愧~~~

那么你们呢?

哪些是你记忆里听过的,看过的,

或者是你知道的,

也许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年味!

腊月二十三——送灶

“腊月二十三”:祭灶、送灶神、送灶王,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腊月二十四——扫舍去尘

民谣说:“二十四,扫尘日”,农历腊月二十四是中国人传统的扫尘日。此习俗向人们传递着过年忙碌气氛的信号。所谓“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清扫蛛网扬尘、清洗器具、拆洗被褥窗帘。年节扫尘有“除旧布新”的含义,扫尘蕴含了人们“推陈出新”、“辞旧迎新”、“破旧立新”的愿望和期盼,其用意就是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除门去。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俗话说:“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据考证,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诗中写到:“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时至今日,一些地方还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风俗。究其原因还是当地的一种传说,称“灶王”上天汇报后,玉帝会下界查访,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样,于是各家各户就“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瞒过玉皇的惩罚。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

过去,普通老百姓的日子都比较穷苦,而且家里的人又都比较的多,因此往往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条件稍微好点的,也不过是能吃上点窝头野菜什么的。好不容易盼到快过年了,家里的劳力们纷纷开始杀猪,没有养猪的人家,就到集市上去割一块肉回家,因此,腊月二十六炖大肉也被称为“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

腊月二十七——宰鸡赶集

年谣称:“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这天除了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上店赶集、集中采购。春节期间的“上店赶集”虽然也有与往日集市贸易、购缺卖余的内容,但更多的是买卖年节物品,如:鞭炮、春联、神马、香烛、烧纸、牛羊肉、赠送小孩子的各种礼品、女孩子的各种头花饰物等。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因此这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红火热闹。

腊月二十八——题写桃符

年谣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所谓贴花花,就是张贴年画、春联、窗花和各种神码。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厌服邪气者也。” 到了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学,他每年都命人题写桃符,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而题写于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便成为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幅“春联”。 后来,随着造纸术的问世,才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的习俗。

腊月二十九——上供请祖

年谣称:“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中国由来已久。事死如生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郑重。

大年三十——除夕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除夕晚上,一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炎黄子孙至今仍很重视的年俗。即使常年在外工作的人们此时也一定要赶回家团聚。

大年初一——金鸡报晓

春节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春节象征团结、兴旺,是一个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

大年初二——金吠报春

大年初二为狗日。祭财神,回娘家便是这一天的岁时风俗。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回家要携带礼品,名为带手或伴手。“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便是回娘家形象的描述。当女婿不容易从这一习俗中也可窥见一斑。

大年初三——肥猪拱门

农历正月初三,又称为“猪日”。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大年初四——三羊开泰

农历正月初四,又称为“羊日”。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

大年初五——艮牛耕春

农历正月初五,又称为“牛日”。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大年初六——马道成功

农历大年初六为马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马到成功。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这一天的中国民俗有送穷鬼,弃破衣,供煎饼。寄托了中国群众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大年初七——人寿年丰

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人日”,即“人类的生日”,这在中国至少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 中国传统民间称初七这天为“人日”“人胜节” 或“七元日”。

大年初八——放生祈福

初八这一天,在春节来讲主要是“放生”活动,就是把家里养的一些鱼鸟拿到外面,放归野外。 明代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记载说:“正月八日,石磴巷放生,笼禽雀、盆鱼虾、筐螺蚌,罗堂前,僧做梵语,数千相向,纵羽空飞,孽着落屋上,移时乃去,水之类投皇城金水河中网罟笋饵所希至。” 初八放生,不仅体现了古人尊重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品德,也表达了新春之始企盼世间各种生物兴旺发达的美好愿望。

大年初九——玉皇天诞

在中国民俗信俗中,正月初九为玉皇圣诞,俗称“玉皇会”,传言天上地下的各路神仙,在这一天都要隆重庆贺。 玉皇大帝在腊月廿五会亲自降临下界,巡视察看各方情况。依据众生道俗的善恶良莠来赏善罚恶。玉皇在其诞辰日的下午回鸾返回天廷。是时道教宫观内均要举行隆重的庆贺斋蘸科仪。玉皇的生日,人们都会举行祭典以表庆贺,自午夜零时起一直到当天凌晨四时,都可以听到不停地鞭炮声。

大年初十——祭石感恩

农历大年初十,中国民间认为是地生日。有天还有地。比是爷娘不多异,人畜房屋都依地;米麦百谷都生地。菜蔬风味拿来祭,祭他生日他欢喜。人生忠孝与节义,地维赖以立;作事须求脚脚踏实地。这一天,中国传统民俗要在屋隅、墙角及水瓮里点灯、焚香、敬纸。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要祭祀石头,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的说法。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早晨,用绳系住瓦罐的鼻子,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著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看过才知经典,原来老祖宗过个年这么讲究,

现在,有些有意思的习俗悄然而退,

离我们越来越远了,而我们,

只有记住这些传统的东西

保存着这份古老而又美好的寓意,

才能深深体会到过年的味道!

相关推荐

忘记wifi密码怎么找回(无线密码忘了怎么办) 2024-09-20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什么(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解读) 2024-09-20
尸兄动漫第三季出了吗(尸兄第三季为何迟迟不更新?) 2024-09-20
跑100米的技巧和方法,让你风驰电掣! 2024-09-20
鸡蛋常温下能保存多久呢(冷藏vs常温,鸡蛋分别能存多久?) 2024-09-20
为什么猫不能接近死人 2024-09-20
海参的泡发方法怎么做好吃(说说成功泡发海参的小经验) 2024-09-20
dm和弦正确按法(Dm和弦怎么按?) 2024-09-20